中誠“誠至金開1號”按期結算仍存變數
|
信托“剛性兌付”命懸一線
|
|
2014-01-17 作者:記者 鐘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深陷“兌付危機”的中誠信托16日下午發布“誠至金開1號”產品2013年第四季度的管理報告。報告稱,該產品信托財產在1月31日前變現還存在不確定性,信托“剛性兌付”底線命懸一線。 中誠信托在報告中表示,信托計劃預計存續期限將于2014年1月31日屆滿,鑒于振富集團實際控制人王于鎖、王平彥、振富能源公司未按期足額向受托人支付股權維持費,王于鎖、王平彥、振富能源公司亦未按照受托人向其發送的通知提前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白家峁煤礦的整合方案尚未獲得批復,信托財產在2014年1月31日前變現還存在不確定性。 公開資料顯示,該款信托產品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對山西振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股權投資,由振富能源公司將股權投資款用于煤礦收購價款、技改投入、洗煤廠建設、資源價款及受托人認可的其他支出”。 中誠信托在報告中坦言,2013年四季度曾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討論振富能源公司及關聯公司融資風險化解問題,并就目前所面臨的問題與相關部門進行了協調,但目前均未取得具體進展。未來不排除通過訴訟方式向相關主體主張權利,以最大限度維護受益人利益。 一些先前對16日公告懷有極大希望的投資者對此頗有意見。“這分明是拖延我們,都這個時候了,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我們強烈要求相關各方,按照協議約定召開收益權人大會。”一位深圳的投資者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從整個報告來看,確實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極有可能成為中國信托史上第一例打破“剛性兌付”的案例。從報告上看,截至2013年12月31日,振富能源公司累計使用信托資金30.3億元,信托計劃相關賬戶余額約為567萬元。也就是說整個信托募集資金已全部投出去了。就算內蒙古煤礦的股權受讓方把全部的9000萬元欠款還上,再刨去剩下的一些采礦和固定資產等,40多億元的債務,確實還有很大缺口。更何況還有白家峁煤礦的整合方案尚未獲得批復。 一位知情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相關方已經跟投資者聯系,表示整個局勢正向好的方向發展,目前中誠信托、銀行和當地政府已初步達成方案,但具體細節暫不便透露。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