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8日在京發布的《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測,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強烈信號,預計“后全會時期”這些政策預期將逐步得到兌現,但行政手段尚不會退出,調控屬地化趨勢明顯。2014年房價漲幅將有所收窄,城市間分化趨于加劇。 報告指出,縱觀新一屆政府一年以來有關房地產調控的表態,始終不提控制房價,基本不談行政調控,總體思路已由盯住短期房價調控目標逐漸轉向調節供需關系和建立長效機制。在“市場化”改革布局下,去行政化將是未來發展的總體方向,但就目前情況而言,行政手段仍需結合使用,短期內尚不會退出。隨著房價分化態勢加劇,未來調控手段將更趨屬地化:房價上漲較快的熱點一二線城市有限購限貸升級的可能性,而少數供給過剩的三四線城市則可進行政策松綁,地方政府針對當地樓市供需關系和去庫存速度進行適度微調的行為將被中央默認。 報告認為,房產稅試點擴容將加快推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表明未來房地產稅制改革具有兩大推進方向:一個方向是加快立法,梳理歸并涉房稅種。另一個方向是推進房產稅試點漸進擴圍。預計2014年該項工作將較快實現突破,擴圍目標將鎖定房價上漲較快的一二線城市,并且盡管增量征收對地方財政的貢獻度微乎其微,但由于個人住房信息聯網、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等配套的不完善以及觸及利益集團、地方政府抵觸等方面的原因,短期內較快實現試點擴容的方式仍可能以增量征收為主。 報告預計2014年房價漲幅將較2013年平穩,上半年漲價壓力大于下半年。2013年土地購置面積、新開工面積和施工面積的穩定回升有利于改善未來供給,使房價漲幅趨向溫和,而從拿地到形成供應通常有1年至1年半的時滯,因此2014年上半年總體供給不足的壓力依然突出,供應增加將在下半年逐漸顯現。 同時,城市間房價分化將更為加劇,房價上漲區域布局由“普漲時代”全面進入“分化時代”:重點城市可售庫存下降速度較快,供給不足的格局依舊難以緩解,預售證管理也可能影響供應形成速度,并且長期來看一二線重點城市作為區域經濟中心,對周邊的輻射和集聚效應明顯,大量人口涌入形成的剛需成為支撐其房價上行的持續動力,其土地和商品房仍具備較大的增值空間;而經濟發展水平與配套設施建設較不成熟的三四線城市庫存則維持高位,人口流動與住房需求較為穩定,房價漲幅仍將在一定范圍以內,部分庫存積壓嚴重的城市甚至存在房價下行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