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午間,央行發布了貨幣政策委員會2013年第四季度例會的公告。央行表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
市場認為,這一表述是對李克強總理最新講話的響應。12月29日,李克強在天津考察調研時發表談話,表示“要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這一表態也被一些機構判斷為政策預調的前兆。央行此前的政策口徑是“加強流動性總閘門的調節作用”。在央行11月5日發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對于下一階段的流動性的管理工作表述為:“加強流動性總閘門的調節作用,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
貨幣政策委員會是制定貨幣政策的咨詢議事機構,其職責是,在綜合分析宏觀經濟形勢的基礎上,依據國家宏觀調控目標,討論貨幣政策的制定和調整、一定時期內的貨幣政策控制目標、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有關貨幣政策的重要措施、貨幣政策與其它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等涉及貨幣政策等重大事項,并提出建議。
在此次第四季度例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強調,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同時寓改革于調控之中,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判斷,2014年我國流動性仍不容樂觀,需要多管齊下改善實體經濟融資環境。比如,取消部分金融行業的制度紅利,壓縮實體經濟融資鏈條;提高銀行的放貸能力,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銀行降低貸款利率的積極性;強調新資本協議中資本充足率、動態撥備率、杠桿率和流動性比率四大監管指標的作用,淡化甚至取消信貸額度和貸存比等傳統監管指標。要保持市場流動性,在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確保流動性的同時,建議適時降準應對,可以考慮適當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