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圖片 |
新三板的全國擴容工作正在全面展開。12月30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發布了14項配套業務制度。根據上述配套文件,個人投資者投資新三板的門檻將由原先的3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12月31日,新三板將迎來首批擴容后企業的集中掛牌。
此次配套制定的業務制度有8項,包括“股票轉讓細則”、“股票發行業務細則”等,此外還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等在內的6項業務制度進行了配套修訂。新三板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本批次業務制度的發布,標志著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與上位法相銜接并支持市場運行和功能實現的市場制度框架體系已基本形成,面向全國接受企業掛牌申請工作將同步啟動。據了解,2013年12月31日至2014年1月1日,新三板將舉行擴容后的首批企業集中掛牌儀式,預計首批掛牌企業的數量將達到200家左右。
最為引人關注的是,修訂后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將自然人投資者的準入標準從“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300萬元人民幣以上”調整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新三板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擴大試點后掛牌公司的社會關注度將進一步提高,市場風險外溢的波及面更廣,需要更加審慎地控制市場風險。經過系統測算,將自然人投資者的準入標準調整至500萬元證券類資產符合市場發展和風險防控的要求。
與此同時,為了改善市場流動性,增強市場定價和資源配置的功能,新三板放寬了掛牌公司股票限售規定,新增股份無強制性限售規定;其次,降低單筆報價委托數量,將最小交易單位調整為1000股;第三,豐富交易方式,通過協議、做市和競價三種方式,滿足掛牌股票多樣化的流動性需求。新三板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市場的流動性根源于投資者的多元化而非低端化。
在市場關注的做市商制度方面,新三板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于近期開展技術系統仿真測試,預計將于2014年8月份推出做市商平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將采用傳統競爭性做市商制度,即:股票進行做市轉讓,必須有兩家或兩家以上做市商愿意為其做市;做市商應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持續發布買賣雙向報價,并在其報價數量范圍內按其報價履行與投資者的成交義務;做市轉讓方式下,投資者與做市商成交,投資者之間不能成交。
而在轉板制度方面,新三板有關部門負責人則表示,按照國務院決定的精神,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可以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直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上市。如掛牌公司向中國證監會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或向其他證券交易所申請股票上市,掛牌公司應向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申請暫停轉讓;如中國證監會核準掛牌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或其他證券交易所同意掛牌公司股票上市,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將終止其股票掛牌。上述規則已為掛牌企業轉板做出了相應的程序安排。上述負責人表示,受股權分散程度、股東自身意愿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近期不會出現大量轉板上市的情形。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總量已經達356家、總股本97.08億股、總市值為547.96億元,比2012年末分別增長78.00%、75.65%和35.57%。市場合計成交1.97億股,成交金額8.02億元,分別比2012年全年增長72.29%和37.33%。在市場融資方面,掛牌公司共完成59次發行融資,具有股權激勵性質的占一半以上,共募集資金9.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