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20日從中國商務部網站獲悉,第24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于20日在京正式閉幕,本次聯委會上,雙方廣泛深入討論了貿易、投資等領域40多個議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經貿成果主要涉及高新技術出口、知識產權保護、市場準入、政府采購協定等多個領域。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美方重申在出口管制體系改革過程中給予中國公平待遇的承諾;中方則表示正在研究制定銀行卡清算市場準入管理規(guī)定,并將在2014年春季開展的3C認證機構和實驗室指定工作中接受外資機構的申請。
據新華社,第24屆中美商貿聯委會19日至20日在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與美國商務部長普里茨克、貿易代表弗羅曼共同主持。美國農業(yè)部長維爾薩克與會。
本次聯委會上,雙方廣泛深入討論了貿易、投資等領域40多個議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雙方同意共同推動中國自產熟制禽肉對美出口和美國牛肉對華出口,在商業(yè)秘密保護、軟件正版化、擴大服務業(yè)和一般制造業(yè)開放、開放電子商務業(yè)務、加入政府采購協定、公平對待中國企業(yè)赴美投資、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對華民用出口等議題上達成共識。
在中美商貿聯委會會后的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超詳細介紹了本次聯委會在經貿領域達成的系列成果。
王超介紹說,在本屆聯委會上,雙方高度評價聯委會對穩(wěn)定雙邊關系、擴大互利合作的重要作用;同意繼續(xù)通過商貿聯委會及其下設的各行業(yè)合作工作組推動務實合作;就推進美國牛肉輸華和中國自產熟制禽肉輸美盡快實現實質性貿易達成共識;共同努力,積極推進《中美高技術貿易重點領域合作行動計劃》及相關落實措施,鼓勵民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油氣勘探開發(fā)等重點領域對華民用用戶的民用用途出口,并承諾繼續(xù)通過中美高技術與戰(zhàn)略貿易工作組加強合作;雙方承諾加強知識產權刑事執(zhí)法合作;同意于2014年1月30日正式啟動中國公民組團赴美國團體旅游諒解備忘錄第五階段;加強雙方在APEC框架下的合作,積極支持中方舉辦2014年APEC會議。
王超說,會上美方重申在出口管制體系改革過程中給予中國公平待遇的承諾,表示一旦收到《出口管理條例》所要求的必要材料后,及時受理和決定個案的許可申請,包括深水油氣勘探技術設備等。
美對華高新技術出口管制一直以來被視作造成雙邊貿易失衡的重要原因,這一話題也是近些年來中美雙邊經貿交流中必談的話題。此前,美方已經多次表態(tài)要放寬對華出口管制,但一直未見實際行動,曾被前任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調侃為“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專家表示,希望美方這次能夠拿出實實在在的誠意和行動,放寬對華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管制。
此外,據王超介紹,美方還表示歡迎中國企業(yè)赴美投資;愿向中方澄清關于向中國等非自貿協定國家出口液化天然氣進行評估的法定要求和審批程序,美國能源部將向中國能源局通報項目審批進展;將在2014年采取切實措施,提高“惡名市場”評議過程的透明度等。
而在中方承諾方面,王超介紹說,中方正在研究制定銀行卡清算市場準入管理規(guī)定;將在2014年春季開展的3C認證機構和實驗室指定工作中接受外資機構的申請;中方還將加快加入政府采購協定談判,在2014年提交一份修改出價,這份出價范圍大體與參加方相當,等。
值得關注的是,這意味著銀行卡清算市場以及3C認證相關工作將進一步向外資開放。
據了解,銀行卡產業(yè)鏈條大致可分為發(fā)卡、收單、支付清算三個環(huán)節(jié),支付清算是金融機構發(fā)卡、收單業(yè)務順利實現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支付清算機構是銀行卡聯網通用的重要紐帶。目前,我國國內的銀行卡轉賬清算市場只有銀聯一家企業(yè),雖然2002年成立的銀聯在這十年間發(fā)展迅猛,占有國內100%的市場認可度、并且建立了自己的轉賬清算網絡和渠道,但是,也有業(yè)內專家表示,對比能夠憑借自身實力在全球銀行卡轉賬清算市場叱咤風云的國際銀行卡組織,銀聯無論在硬件設施、技術手段、管理經驗、人員技能上都相差較遠。
中國電子支付市場開放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此前了解到,央行正在研究擬定境外銀行卡組織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的監(jiān)管政策。而央行相關政策可能進行調整的背景,可能正是去年7月中美電子支付世貿組織爭端案的專家組裁決。
2010年9月,美國貿易代表署就中國電子支付服務措施案向中方提出磋商請求,并正式啟動WTO爭端解決程序。2012年7月16日,WTO就美訴中國電子支付壟斷案發(fā)布了專家組報告,初裁認為有關在中國、香港和澳門的支付卡電子交易的要求方面,銀聯具有壟斷地位。業(yè)內分析稱這無疑使我國電子支付市場的開放面臨壓力,并或將推動我國未來電子支付市場格局的改變。2012年11月26日,中美達成協議,中國將在2013年7月31日前執(zhí)行相關裁決。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龔柏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按照WTO裁決執(zhí)行,中方是要盡快出臺相關規(guī)定的,即應允許外資電子支付服務商進入中國市場。同時,外國的電子支付服務商也應該遵守相關的規(guī)定,如設立條件。
他同時指出,“我們從中國深入體制改革,引進競爭機制,主動調整中國人民銀行和外匯管理局等方面的文件政策,放寬進入中國電子支付卡的準入,形成良性競爭機制,讓消費者最終得益,這是中國主動改革開放的舉措,不是被動執(zhí)行本案這部分裁決的結果。”
龔柏華也提醒說,我們監(jiān)管措施的內容同樣要符合WTO相關規(guī)定的要求,注重“審慎監(jiān)管”。如何在適度引進競爭機制的同時,確保我國的金融安全、信息保護,這將考驗我國監(jiān)管部門立法技巧和執(zhí)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