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政策扶持、區域化協同合作、跨境雙邊多邊經貿往來……擁有類似功能的特殊功能區建設正逐步走進地方政府尤其是邊境地區地方政府視野,能夠擁有政策支撐的開發開放區域成為許多地區的重要訴求。
位于吉林省的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逐步發揮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和區位優勢,試圖在圖們江區域以及沿邊地區的國際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專家認為該區域發展路徑對于我國一些欠發達邊境地區具有借鑒意義,應逐步創新沿邊開放模式,促進周邊地區經濟一體化。
在琿春市委書記、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主任高玉龍看來,區位優勢是該市沿邊開放的重要支撐。“琿春是中國實施沿邊開放的重要戰略地和試驗田,享受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大開發、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出口加工區、互市貿易區等眾多國字號政策。”
不僅如此,毗鄰琿春的俄朝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闊。朝鮮礦產種類繁多,盛產多種水產品。俄羅斯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其遠東捕魚區是世界性漁業高產區,每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集散的水產品高達百萬余噸。俄羅斯與琿春相鄰的濱海邊疆區煤炭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林地面積廣闊,林木儲量充足。
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杜馬副主席詹姆布拉特認為,琿春作為中國促進東北亞地區互利共榮的窗口和平臺,在推動中俄兩國經貿合作區交流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中國積極參與遠東開發,近年來已成為我們的重要貿易合作伙伴。”詹姆布拉特說。
然而因為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均衡,國際合作示范區的發展面臨諸多難題。原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院長朱顯平說,“合作層次較低、區域內國家間的資源博弈、基礎設施建設和布局不均衡、通關繁瑣及承接能力差距較大、各國政策重點存在差異是主要問題。”
朱顯平認為,周邊國家參與中國圖們江地區開發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中、俄、朝、蒙為主導的雙邊區域合作,以日、韓為支撐的擴展區域合作和以優先領域為基礎的功能性合作。參與和推動雙邊區域、擴展區域和優先領域的合作,是吸引周邊國家參于我國中國圖們江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途徑。
專家建議,應當進一步促進中國圖們江地區包括國際科技合作在內的優先領域的對外合作和發展,加強該地區對外開放。在與周邊國家進行經貿合作時,逐漸改變以自然資源和初級產品為主的合作模式,大力開展技術含量高的資源加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同時加快邊境口岸建設,通過對外開放國際大通道構建高效交通物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