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中資公司IPO交易需求再次升溫,而且近期IPO交易復蘇勢頭有望延續到明年。得益于近來IPO市場回暖,香港今年IPO規模超過了東南亞。
不過銀行家和分析師們表示,對中資公司股票興趣的重燃并不意味著投資者對接下來的每一樁IPO交易都會照單全收。
今年下半年,香港IPO融資規模迄今達到113億美元,較東南亞70多億美元的融資規模高出近三分之二,這足以讓香港成為今年僅次于紐交所的全球第二大上市地。
新的投資主題正在浮現。摩根大通公司亞洲(除日本外)股權資本市場負責人說,中國放寬生育政策以及人口老齡化將令消費、醫療和教育行業公司變得有吸引力。
這在近期進行IPO公司的表現中得到體現。鳳凰醫療集團的股價自11月份IPO以來已累計上漲逾60%。按床位數量計,該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私營醫院集團。
投資者對于中國消費者支出增長的信心應會提振中國豬肉加工商。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擬定于明年進行規模50億美元的IPO交易。其他計劃明年上市的實體還包括廣發銀行以及李嘉誠旗下電能實業有限公司的香港電力資產。這兩宗IPO交易規模預計均在50億美元左右。包括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IPO在內的一些重磅IPO交易也有望明年進行。
而明年東南亞IPO市場則不太可能出現繁榮景象。懸而未決的印度尼西亞總統選舉可能會使當地大型IPO交易至少推遲至明年下半年。泰國政局動蕩也對當地IPO交易造成影響。印度將于明年5月舉行大選,之前當地都不太可能進行大的IPO交易。
德意志銀行亞洲股權資本市場負責人表示,如果所有計劃中香港和中資公司的IPO交易都能實現,那么明年亞洲IPO規模將超過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