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能過剩仍然嚴重
|
政府補貼或帶來新一輪產業擴張
|
|
2013-12-09 作者:記者 吳燕婷/深圳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盡管產業發展外部環境不斷改善,業界對于中國光伏行業回暖預期樂觀,但從目前中國光伏整個產業鏈來看,無論是上游制造業還是下游電站開發,產能過剩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钡虑谥袊鍧嵓夹g行業主管合伙人金凌云說。5日,德勤《2013中國清潔技術行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發布。 《報告》指出,由于此前嚴重的過剩局面一直未能根本改觀,2013年中國整個光伏產業鏈產能過剩仍很嚴重。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以來,國內光伏業產能達40GW,實際出貨量僅11.5GW,這意味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狀況依然明顯。 從下游電站開發來看,目前電站建設坐享如電價補貼和增值稅減半等一系列直接財稅利好,投資收益率能維持10%以上水平,導致電站開發進入了井噴階段。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披露的達成意向、簽約以及正在開發建設的光伏項目達到130GW,甚至比國家新擬定的到2015年裝機達35GW的“十二五”目標還要多出3倍之多,潛在產能過剩問題已不容忽視。 2013年8月30日,中國公布大型電站上網電價及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補貼,其中大型電站分為三類資源區,分別執行每千瓦時0.9元、0.95元、1元的電價標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 “與之前預期最低檔電價僅為0.80元/度相比,最新的光伏大型電站電價補貼力度要大于預期。此外,電價補貼明確了20年的補貼時間,對于光伏電站的長期投資無疑是最大的利好保證!庇⒗G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王亦逾說。 政策激勵之下,中國太陽能發電站投資領域不斷升溫。太陽能光伏制造企業紛紛向產業價值突出的下游滲透,投資發電站的建設。國電集團、中國華電、國投集團等大型國有能源企業也通過合作或者獨立建設的方式進入太陽能投資領域。 除了投資項目不斷增多之外,裝機容量也在不斷上漲。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柴達木盆地光伏并網電站規劃裝機容量達到1GW;內蒙古達旗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的規劃裝機容量也達到550MW。除了國有企業之外,民營企業也積極布局太陽能電站。2013年,振發新能源在甘肅金昌西坡地區投建的100WM的斜單軸自適應對日跟蹤光伏發電裝置正式并網成功。 另外,由于發改委補貼電價辦法規定,分區標桿上網電價政策適用于今年9月1日后備案(核準),以及9月1日前備案(核準)。但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運的光伏電站項目,目前已經獲得核準的業主必須趕在年底之前將大型電站建設完成以確定擁有更優的電價,這也將刺激業主對于光伏電池片組件及逆變器的需求,電價調整方式會帶來短期光伏大型電站搶裝潮。長期來看,光伏行業外部環境有所改善,內部扶持政策日漸清晰及穩定,中國光伏應用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產業擴張。金凌云表示。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