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在第十一屆《財經》年會2014上就三中全會文件中有關金融改革的方案作出解讀。他認為,此次《決定》涉及金融改革內容有四大亮點。 第一個亮點,全會指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市場缺什么就應該補什么。 具體就金融角度來說,一是缺基準。我國金融市場很多,機構也非常多,但是利率沒有市場化,匯率沒有彈性化,這么多的金融活動,多層次資本市場說了多少年,但是只有一個市場,尤其是缺乏服務于中小企業和草根的金融市場。 二是缺一些處置機制。在這個方面,文件中有兩個要點,一個是存款保險機制,另一個是市場化的市場退出機制。這兩條建立了之后,市場就有進有退,而且是按照市場原則來有序退出的一個成熟市場。 三是缺多層次資本市場,“資本市場說了三件事,第一、股票發行注冊制,這涉及整個資本市場的一個根本性改革。第二、強調要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中國不缺錢,缺長期的錢,中國長期的錢也可以籌集,但是缺股權,因此這里面強調多渠道股權融資機制。第三、發展規范化的債券市場!崩顡P認為,這三點如果都能夠做到,中國一定會有一個能夠支撐未來發展的有效的資本市場。 四是強調了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支付、清算等。 五是首次提出要建立普惠金融,F在中國金融已經很強大,但是缺少為草根、普通人,甚至是弱勢群體服務的金融工具,普惠金融首次寫入,意義重大。 第二個亮點,金融改革重點強調了下一步金融體系在資源配置方面主要應該發揮的作用。第一是長期融資市場,比如多層次資本市場;第二地方債登堂入室;第三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第四,開發性金融第一次登堂入室;第五,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防止地方融資平臺惡化。 第三個亮點,金融對外開放。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到對內對外開放。關于對內開放,主要是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金融系統建立銀行;對外開放強調三點:一是資本金融項目下的可兌換程度、二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三是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第四個亮點,強調監管,特別強調監管協調。金融首先是資源配置,要讓資源配置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