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鄂情各方面最困難的時候,貿然增加供應商,而且還是一個核心業務跟農業無關、初涉生態農業的供應商,這樣的合約很可能是‘城下之盟’”
]
被三公消費限制重擊的湘鄂情悄悄地迎來一位新主人。
湘鄂情近日披露公告,2013年11月13日至11月15日間,孟凱累計減持湘鄂情5%的股份,而接盤方則為承德南江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現年40歲的王棟,本次舉牌后,王棟持有湘鄂情10%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或許是作為回報,湘鄂情還與南江股份簽署了一份長達十年的合作協議,協議規定湘鄂情長期采購南江生態生產的農產品。在湘鄂情方面一再向外界表示業績正在回暖、轉型效果即將達到、無奈資金受困的時候,這樣的協議不免為業內懷疑是“城下之盟”。
轉型未見成交
今年,受到三公消費限制的沖擊,定位高端的湘鄂情大受沖擊,三季度報告顯示,湘鄂情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3.03億元,同比下降374.5%;其中,第三季度虧損8274.6萬元,凈利潤同比下滑343.88%。湘鄂情還預計今年全年虧損額將達3億~3.8億元。
此外,湘鄂情還關閉了八家業績虧損的湘鄂情酒樓,占所有湘鄂情酒樓的近三分之一。
為了應對沖擊,湘鄂情開始轉型,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湘鄂情就已經預料到行業寒冬到來,著手轉型。去年,湘鄂情分別收購了定位大眾餐飲的味之都,并計劃將其改為中式快餐,并在全國鋪開;此外還收購了團膳企業龍德華餐飲。這一系列舉措都是面向大眾化餐飲。
然而,向大眾餐飲轉型并非易事,湘鄂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湘鄂情酒樓過去人均500元甚至1000元的消費而言,目前湘鄂情轉型后人均消費僅100元,而快餐則更少,人均消費十多元,這樣的人均消費要達到去年湘鄂情酒樓的銷售額,需要大量的客流量,現在,雖然客流量已經開始大量上升,但規模上還不足以抵消湘鄂情酒樓業績下滑帶來的影響。不過預計很快就能扭虧為盈。”
湘鄂情董事長孟凱也曾向記者表示,從目前中式快餐以及轉型后的湘鄂情酒樓業務發展來看,四季度很可能實現扭虧。
然而,轉型成本卻很大。一來原先酒樓營收大幅下滑甚至虧損,二來要大力發展新的餐飲業態,諸如味之都、龍德華的擴張。更糟糕的是,湘鄂情今年公告武漢買地被騙6000萬元,讓本已捉襟見肘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
南江股份另有所圖
就在業務陷困之時,湘鄂情大股東、董事長孟凱不得不減持股票為公司輸血。
湘鄂情公告顯示,孟凱11月15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湘鄂情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份1800萬股,占總股本的2.25%。此前的11月13日,孟凱曾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湘鄂情2200萬股,占總股本的2.75%。至此,2013年11月13日至11月15日間,孟凱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累計減持湘鄂情股份4000萬股,占湘鄂情總股份的5%,按減持均價5元/股計算,孟凱累計套現2億元,算上今年11月8日孟凱轉讓股份套現的2億元,孟凱一周內已經累計套現4億元。
湘鄂情方面減持前曾公告稱,減持所得資金的30%將無償向公司提供財務資助,以支持湘鄂情扭虧、轉型發展。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酒樓業務內部的扭虧轉型,團餐、快餐等新餐飲業務繼續開拓壯大,在餐飲業務領域之外的環保領域進行投資經營。
就在湘鄂情大股東孟凱尋找接盤方時,突然一個名為“王棟”的人映入投資者視線,王棟11月內多次增持湘鄂情股份,目前持股比例占湘鄂情10%,成為湘鄂情第二大股東。與此同時,湘鄂情還與南江股份下屬公司南江生態簽訂了一份長期合作協議,要求湘鄂情采購南江生態的產品。
湘鄂情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湘鄂情此前從未采購南江生態的產品。而南江股份2013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主業剛剛轉型為以新能源和新材料為核心,房地產、生態農業、貿易并頭發展的新局面,生態農業是該公司新近涉及的領域,半年報顯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現代化標準養殖場所、規模化種植基地的基礎建設,無公害產品開始逐步面向市場銷售。
餐飲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可見剛建成的農業公司亟待尋找銷售的客戶,而正在轉型擴大大眾餐飲規模的湘鄂情顯然需要大量食材,如果能夠獲得這個大客戶,南江股份新發展的農業基地的農產品則有了銷路,因此,王棟很可能出于這樣的動機,接盤湘鄂情。
對此,本報記者聯系王棟求證,撥通了湘鄂情公告的王棟聯系方式,接聽電話的一位女士以王棟不愿接受采訪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一般而言,像湘鄂情這樣的連鎖餐飲長期有穩定的供應商,正常情況下不會輕易變更供應商,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在湘鄂情各方面最困難的時候,貿然增加供應商,而且還是一個核心業務跟農業無關、初涉生態農業的供應商,這樣的合約很可能是‘城下之盟’,為了解決資金方面的燃眉之急而被迫簽訂。”前述分析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