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茶產業基地 |
宜賓是我國茶葉發源地之一,已有三千年的歷史,是巴蜀歷史上的著名茶區,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著名出口紅茶“川紅工夫”的故鄉和發源地。
近年來,宜賓大力推進全市現代茶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重要茶葉種植區、全國最大的早茶生產區和省內三大產茶區之一。
宜賓與省內和江、浙同緯度茶區相比,冬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春季回暖早,茶葉常年在2月上旬即可開園生產上市,比省內和江、浙一帶主產茶區早15至30天,是四川省茶葉主產區之一,全國最大的早茶生產基地,國家農業部頒布的“全國早茶重點區域”和“長江中上游特色出口綠茶”重點規劃區域。
也正是這一“時間差”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自2008年以來,宜賓市連續舉辦了六屆中國宜賓早茶節,“早茶”這一生態特色,已逐步成為茶業發展的優勢和資本。隨著早茶節的成功舉辦,宜賓茶業版圖得以迅速擴張。“過去在省城市場上,只能看到一兩家我們的品牌單打獨斗,今年更多的企業擠了進去,且站穩腳跟。”一位茶企負責人欣慰地說。
2009年中國茶業流通協會授予宜賓市“中國·宜賓早茶之鄉”,并獲得農業部“宜賓早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2011年被中國國際品牌協會授予“中國最具影響力早茶品牌”榮譽證書。2012年11月“宜賓早茶”、“川紅工夫”被國家工商總局正式受理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目前,宜賓市2區8縣全部種植有茶葉,種茶鄉鎮136個,種茶農戶約13.5萬戶,翠屏區邱場鄉、高縣羊田鄉和落潤鄉、珙縣石碑鄉、屏山縣屏山鎮等地已打造出了多個萬畝生態茶園示范基地。
全市正大力推進以宜賓縣、屏山縣為主的10萬畝中高山有機茶生產基地,以翠屏區為主的海拔600米以下的30萬畝特色名優早茶生產基地,以高縣、筠連縣、珙縣、屏山縣為主的50萬畝優質綠茶及紅茶生產基地和以筠連縣為主的10萬畝小葉苦丁茶生產基地四大茶葉生產基地建設。
據統計,目前宜賓市級以上茶產業龍頭企業達18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3家,年加工能力達3萬噸以上,加工能力達到全市茶葉加工量的70%左右,初步形成了宜賓市茶產業龍頭企業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市茶葉企業生產茶葉達1.64萬噸,銷售收入達15.16多億元。
在數量擴張的基礎上,宜賓市茶企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力度,延伸產業鏈條。“我們已取得茶多酚提取相關適用新型專利30項,力爭成為中國最大的茶多酚等精深加工企業。”富正源負責人說;敘府茶業也迎來了發展的大年,發起組建了“川茶集團”;而川紅集團公司也在今年6月建成茶葉精加工廠,成為公司加速發展的新平臺、助推器……
茶業已成為宜賓的特色優勢產業、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從2011年起,市政府每年財政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區縣政府和企業配套5000萬元以上資金,專項用于支持品牌打造、技術創新、標準化生產和連鎖經營店建設等,助推茶產業不斷占領高端市場。看好宜賓茶產業發展的良好前景,四川省也決定2012年至2014年連續三年每年撥出2500萬元專項扶持宜賓茶產業發展。
(圖文均由宜賓市委宣傳部組織采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