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的國際油價在隔夜出現大跌,紐約油價跌至5個月低點。
專家表示,國際原油市場供應寬松的格局短期難以改變,11月內或維持弱勢震蕩行情。受此影響,11月14日24時新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順利開啟,國內油價有望迎來三連跌,市場普遍預期每噸降幅超過100元!
原油供應寬松 紐約油價跌至5個月低點
受伊朗核談判以及近期經濟數據影響,國際油價在11月8日和11月11日曾出現小幅反彈,其中對中東地緣政治反應敏感的布倫特油價兩日累計上漲近每桶3美元。
但全球原油市場供應充裕的事實始終左右著國際油價的走勢。由于市場預期美國原油庫存可能連續第八周上漲,11月12日國際油價再現大跌。
截至12日收盤,紐約油價大跌每桶2.1美元,收于每桶93.04美元,跌至5個月的低點。布倫特油價下滑0.59美元,收于每桶105.81美元,終止了連漲的勢頭。
隆眾石化網原油分析師李彥表示,原油市場供應充裕的格局制約著行情的上漲。一方面,伊核談判如果取得實質性進展,西方解除伊朗原油出口的制裁,國際原油市場每日可能新增100萬桶的供應量。另一方面,由于頁巖油的開發,美國原油產量不斷放大,這使得全球原油供應更加充裕。
在需求方面,國際能源署12日發布的報告指出,高油價令消費者更多使用節能技術和其他能源,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速將放緩,預計至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年均增量為每日100萬桶。
美國商品期貨管理委員會最新統計,截至11月5日當周,投機商在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中凈多持倉降至29.95萬手,空頭增加量遠高于多頭。當前的凈多持倉量與今年7月創出的高點相比,下降近18%。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表示,中東局勢趨于緩和,歐美冬季取暖用油需求旺季尚未到來,國際原油市場供應充裕。短期來看,國際油價下行之勢并未終結,11月中后期仍有進一步下挫的可能!
調價窗口臨近 國內成品油價格有望“三連跌”
自9月中旬以來,國際油價整體呈現震蕩下行的態勢。在9月29日和10月31日,發展改革委連續兩次宣布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按照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
11月13日是新一輪計價周期的第9個工作日,新一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將于11月14日24時開啟。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1月12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2.61%。由此測算,本輪調價周期內國內油價下調概率較高,幅度很可能在每噸100-150元之間。
由于有關部門并未公布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具體測算公式和參照油種,因此各研究機構對調價的預測有所不同。但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機構對本輪油價下調方向的預判基本一致,預測每噸降幅均超過百元。
據安迅思數據模型測算,若國際油價維持目前水平,14日國內油價下調幅度約每噸155元,全國90號汽油每升下調0.11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13元。除非未來布倫特油價反彈到每桶114美元以上,此次調價才可能因調幅不足每噸50元而擱淺。
安迅思資深分析師梁丹認為,國內油價迎來“三連跌”是大概率事件。從當前形勢判斷,國際原油維持弱勢震蕩格局,短期內暴漲至每桶114美元以上的可能性極小。
油品升級概念刺激批發價“逆勢”回升
雖然國內成品油價下調預期已經基本明確,但近期國內成品油批發行情卻令人意外的不降反升。
研究機構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進入11月以來,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銷售機構93號汽油批發價每噸上漲100元左右;0號柴油每噸上漲90元左右。
其實,非但下調預期并未直接打擊成品油批發市場,連10月底國內油價下調之后,下游行情跟跌的氛圍也不明顯。
對此,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高國云表示,究其原因在于季節需求旺季再加上油品升級對行情帶來的支撐。
。保霸拢常比眨玻磿r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7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均降低0.06元。
“上次國內油價下調幅度較小,對市場影響有限。再加上部分地區在汽柴油升級之際提升油價,因此使得下調幅度‘被對沖’。”高國云表示,此外,油品升級使得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單位減少了低品質油品的外采量,這也使得市場更加緊俏。
“9月到11月是柴油需求的高峰,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批發行情的堅挺。”易貿研究中心分析師溫莎表示,一方面農業秋收用油量大,另一方面,11月圣誕訂單因素帶來了工業用油的增加。這些因素都推動了柴油消費的放大。
中宇資訊分析師孫雪君表示,預計本輪國內油價下調前,批發行情仍維持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