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巡視員溫再興在日前召開的藥品流通行業兼并重組經驗交流會上透露,1-9月份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為101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直報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7274億元,同比增長17%;平均利潤為2.1%,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盡管銷售數據穩步增長,但藥品流通行業并購進程離“十二五”規劃還有很大差距,這與企業并購資金缺口大、藥品招投標政策有關系。
藥品流通并購呈四大特點
溫再興指出,2013前三季度,藥品流通市場仍呈穩步發展的態勢。這幾年的兼并重組活動呈現四大鮮明特點:
一是以大型骨干企業收購中小企業為主導;
二是股權收購等資本運作的比重逐漸增大;
三是以國藥集團、華潤醫藥、上海醫藥和九州通醫藥為代表的第一集團軍加速全國布局,一些區域性公司也加強在本地布局,向基層延伸完善銷售網絡;
四是兼并重組從業內向上下游拓展,醫療機構也開始成為一些藥品流通企業的收購對象。
“近年來,英特藥業的投資并購,遵循幾大原則:一是以英特主營業務領域為主;二是以實現被投資企業的控股權為前提,以支持被投資企業做大做強、可持續發展為目的;三保持被投資企業業務和人員的穩定,通過資源整合、戰略協同、管理對接,實現被投資企業的穩定發展。”英特藥業相關人員指出,通過投資并購,帶動了英特藥業銷售規模質的飛躍,英特藥業銷售收入在2012年突破百億元大關,增強了企業的整體實力。
并購缺資金成最大問題
不過,兼并重組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即使是國藥集團這樣的大公司也一樣有煩惱。
“商業環境有待優化,回款期長,尤其是醫院普遍回款期長,資金占用嚴重。”國藥集團相關人員指出,各地醫院回款期長,通常超過6個月,有些甚至達1年以上,這給商業公司造成極大的資金壓力,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積累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對藥品流通企業的良性發展極為不利。
而且,行業政策降低利潤空間,給企業經營造成壓力。
這位人士指出,近幾年,新醫改藥品降價等配套政策的剛性約束降低了藥品流通企業的利潤空間,使原本利潤率就不高的流通企業更加不堪負重,給企業效益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盡管我們已把管理提升、降本增效作為戰略任務來抓,但日益縮小的利潤空間給藥品流通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此外,融資壓力大。這位人士告訴記者,隨著未來國藥集團在藥品流通及相關產業對外收購兼并步伐的加快,對并購資金需求越來越大,資金問題成為制約集團戰略實施的突出問題之一。“雖然國藥集團一直通過上市融資、債務融資等方式多方籌措資金,但受到資金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尚存在一定資金缺口。”
華東醫藥相關人員指出,盡管兼并和收購是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最快途徑,兼并的優勢也有很多,但據統計很多的并購案都以失敗告終——規模擴大了,創利能力卻下降了,使企業陷入了經營的陷阱。
華東醫藥相關人員指出,企業并購潛在危機和風險主要體現為:
一是企業并購完成后可能并不會產生協同效應,整個企業反而可能會被并入企業拖累。
二是企業并購往往需要大量資金,如果企業籌資不當,就會對企業資本結構和財務杠桿產生不利影響,增加企業財務風險。
三是并購方往往要求安置企業員工或支付相關成本,如果并購方處理不當,往往會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增加其管理成本和經營成本。
四是由于并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有時并購方看好的被并購方的資產在并購后有可能存在嚴重高估,甚至一文不值,從而給并購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藥品招投標、醫保政策有影響
近兩年藥品流通行業集中度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增速不快。根據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12年藥品批發企業數量由1.3萬多家增加到1.6萬多家。而發達國家前3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通常達80%-90%以上,而我國2012年前3位企業僅占全國市場規模的28.8%。
各省商務廳人員和企業人士指出,主要是政策方面問題造成。
英特藥業相關人員指出,目前各省推行的招投標政策,存在一定的地方保護主義,導致跨省的投資并購項目,在資源對接和業務協同方面帶來一些障礙,省外實現并購的企業仍然是獨立作戰,較難實現1+1>2的協同作用。
“此外,英特有意開展醫藥零售連鎖領域的并購,該領域存在收購后企業與門店經營證照的辦理困難,醫保定點藥店資格承接及區域經營政策差異,以及基層醫療機構及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給予連鎖藥店的沖擊。缺乏鼓勵藥品零售連鎖投資的具體細則。”上述人士稱。
天津市商務委員會相關人員指出,應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藥品招標制度。主要是建立公開透明的醫療機構藥品招標集中采購平臺,保證入圍藥品和配送商選擇全程可視,藥品的采購價格和配送按照規定的制度和程序執行實施。
“這樣,就可以有效剔除過票環節,保障中標品種資源逐步走向真正有實力的醫藥商業企業歸集,實現市場集中度提升。”天津市商務委員會相關人員指出,還應進一步規范廠家針對醫療機構的臨床推廣營銷模式,打擊個體代理機構針對醫療機構供應藥品出現的違規操作。
據他介紹,這主要是在普通藥物和基本藥物領域,規范圍繞藥品供應鏈購銷行為,禁止違規和非公開的藥品購銷手段,才能將符合市場需求和公眾利益的藥品集約起來,滿足醫療機構用藥真正需要。在打擊個體居間人非正常收益的同時,歸集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醫藥市場的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