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第三十一屆中國江蘇國際自行車電動車及零部件交易會”開幕當天舉辦的“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再次掀起了對電動自行車行業的一場討論。一直處于爭議狀態之中的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即將出臺,有業內人士分析,在新標準實施之后,電動自行車行業將迎來一個大規模兼并重組和淘汰的時代,預計將在電動自行車行業掀起一場大的變革。
即將出臺的新國標可以說是電動自行車行業奔走多年、翹首企盼的重大利好,從2002年底開始啟動標準修訂,新國標的“出臺”歷程可謂一波多折。據消息人士透露,即將出臺的新國標,最為企業頭疼的針對速度與車重的“20/40”標準會有所放寬,與此同時,關于電動自行車安全的技術要求也被提到空前嚴格的高度。
作為電動自行車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綠源電動車從12平方米的車庫起步,銷量從幾輛到百萬輛,成長為行業的領跑者,從中國最早的一批試水者到當下行業的領跑者之一,綠源電動車用不斷地求索詮釋了“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的企業夢想。
力推“新國標” 是民生所需 企業之盼
電動自行車產業是一個中國原創、節能、環保的民生產業,經歷了十余年的產業發展,已經走進千家萬戶。目前國內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2億輛的規模,特別是近兩年來,年產銷量都超過3000萬輛。電動自行車的騰飛不僅成就了以綠源電動車為代表的上千家車企,同時也對未來全球生態保護帶來深遠影響。然而,在電動自行車行業飛速發展的背后,卻飽受爭議且危機重重。“非機動車與機動車之爭”“牌照與駕照之爭”“舊國標與新國標之爭”……每一次行業政策的出臺都會讓電動自行車企業舉步維艱。
雖然爭議不斷,但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發展有目共睹。尤其是近年來,從事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的企業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除了需求旺盛的國內市場外,國外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
“行業發展迫切需要被規范和引入到一個正常良性的軌道上來,新國標就是這樣一面能夠有效規范和調整行業與市場的標桿。”綠源電動車董事長倪捷表示,在國家對空氣質量、節能環保、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倍加關注的當下,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實施意義不言而喻。
在倪捷看來,前十多年電動自行車的快速發展有其必然性:一是門檻之低使眾多草根企業蜂擁而至;二是市場現成,消費者需求拉動產業快速形成“量”上規模;三是技術現成,簡單的“拼裝”式替代了核心技術力。電動自行車之所以存在爭議,其核心點就在于它的便捷性和高時速,電動自行車新規出臺后,將會推動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行業集中度也會進一步提高。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可以延伸到細分領域,全面占領市場份額,而企圖以拉低價格為主要競爭手段的中小企業未來的路將會走得更加艱難。
在“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與會消費者代表和相關專家認為,環保健康、安全出行是城市社會的必然選擇,電動自行車作為交通出行方式的有益補充,可作為老百姓出行很好的交通工具,呼吁推動其盡快出臺。
倪捷表示,電動自行車對于全社會來說有很大的紅利,目前仍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經過從自行車到電動自行車的“行業改革”,電動自行車迎來了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一場變革已經在所難免。如果企業界和政府部門能夠出臺相對科學、合理、有中國特色的、在世界范圍內擁有話語權的電動自行車產品標準,將有利于我國在國際市場中掌握話語權。
產業洗牌在即 電動自行車迎來發展拐點
在倪捷看來,“新國標”的出臺對中國電動車企業而言意味著機遇。中國的企業具有先發優勢和產業優勢。隨著國外需求的上升,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的零部件供應基地,從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據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硬性消費市場的逐步飽和,電動自行車行業已到了產業升級和行業洗牌的關鍵時期,整體行業已經出現洗牌重組趨勢,轉型升級已經成為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與此同時,隨著多項政策性文件的陸續出臺,整個電動自行車行業經歷了深度調整,行業發展的拐點已經出現。2012年底,全國擁有電動車生產許可證的廠家約為1050家,而實際從事生產的企業只有500余家。過去兩年間,電動車行業的集中度已經大幅提升,2012年前十強企業的產量已經占到了行業的40%左右,產業規模也呈現出適度的、有節制的發展狀態。預計新國標實施后,還將加快行業洗牌。
倪捷認為,如何促進電動自行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讓國家相關產業政策成為規范行業的助力而不是束縛,是一個需要國家有關部門認真研討的問題。到目前,電動車早已走過了自行車加電瓶的低價時代。跟自行車比電動車省力、便捷,優勢明顯,但跟汽車比,除了低價與環保,沒有更多優勢可言。如何跨過這個尷尬的時代,將對整體行業未來發展起到標桿作用。
創新提升企業發展 綠源以技術掀起行業“二次革命”
15年前,從綠源打造出第一輛電動車開始,每一項技術的突破,每一種新車型的誕生……注定綠源電動車必將成為中國電動車行業的領跑者。在15年的發展歷程中,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動車個人交通工具制造商,綠源依托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攻克了一項項技術難題,全面進軍鋰電車領域,掀起了電動自行車行業的“二次革命”。綠源通過產品設計的突破和升級,在讓每一輛電動車變潮的同時,也實現著品牌形象的華麗轉身。
倪捷預測,新國標如能順利實施,將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目前,綠源電動車對鋰電自行車、低速電動四輪車及各類電動特種車輛的研發日益深入,目前正在推動的電動車與互聯網、手機進行聯接的智能工程等,都是應對產業升級的具體舉措。新國標的出臺,將有助于企業調整業務結構,逐步減少技術含量不高、環保代價高昂的鉛酸電池電動自行車的生產業務。
對于消費者來說,科技讓電動車更安全、更久遠、更便捷、更個性、更實惠,所以對每個企業來說,不創新很容易就會被拋棄,很容易就會被超越。作為一直引領行業發展的綠源,一直注重科技的力量,不斷攻克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不僅擁有電動車核心技術,而且引來一陣又一陣的模仿。目前,綠源電動車推出鋰電自行車、鋰電電動車和鋰電摩托車三大品類,真正實現了電動自行車蓄電池的便攜式和環保性。國際市場方面,綠源電動車成為行業最早擁有自主進出口權企業之一,綠源出口的國家和地區達到70多個,其中加拿大、日本、泰國、澳大利亞、德國和我國臺灣等地成為綠源海外市場的樣板,這也標志著綠源電動車海外市場的發展模式已經運行成功。
回顧綠源電動車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面對同質化日趨嚴重的電動車行業,整個業界對“鋰電”戰略舉棋不定時,綠源電動車始終走在行業前沿。2010年10月,綠源率先推出一款新型鋰電自行車,鋰電池重2.5KG、整車僅重16.8KG、腳踏電動續行里程可達80公里,并取名“汽車伴侶”,主攻有車族市場。綠源“汽車伴侶”一上市就引起業界震動,被業界譽為尋找到了電動自行車行業的新“藍海”。
憑著對綠色交通的執著追求,綠源電動車通過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探索,在鋰電池的研發及推廣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競爭力。據了解,從2012年起,綠源將逐步提升以鋰電池自行車份額,到2016年,綠源電動車計劃銷量為420萬輛,鋰電占比30%。依靠技術的創新和優勢,綠源已然成為電動自行車行業的領軍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