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周三(10月30日)完成招標的1年期固息國債中標利率4.01%,再度刷新年內1年期國債中標利率最高紀錄,亦大幅高于此前市場預期。該期國債全場認購倍數1.01倍,邊際利率4.10%,邊際倍率則高達6.59倍。
Wind資訊數據顯示,1996年發行的兩期1年期國債利率均超過12%,2000年1年期國債發行利率為2.35%,2009年5月份的1年期國債發行利率低至0.89%,對比歷史數據發現,2013年10月30日這期1年期國債發行利率創十余年來新高。
銀行間市場資金面仍顯緊張,隔夜同業拆放利率突破5%關口至5.23%,7天同業隔夜拆借利率逼近5.6%,不過,14天及28天品種利率均小幅回落。
市場人士指出,央行堅定地續作央票,表明央行“鎖長”的態度并不會因為流動性的周期性波動而改變。央行向市場傳遞的信息也非常明確,就是要維持流動性的緊平衡狀態,進而壓縮信貸增速。
分析人士表示,資金價格在每個月末出現上漲態勢有一定規律性。一般每年三、四季度的資金面相較于一、二季度是偏緊的,每月月末資金面受到銀行考核等因素影響也是比較緊張的。目前全球正在去杠桿化,央行自然不會投放太多貨幣到市場,因而宏觀上一直保持著穩健偏緊的貨幣政策。總的來講,相較于6月份,當前的利率水平整體還是下行的。未來利率不會如6月般大幅飆升,因為最近沒有像6月份那樣的政策方面因素影響市場流動性,度過月末,資金面就會比較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