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間中石油、中石化今年第三季度的“成績單”先后亮相。在煉油減虧甚至盈利的情況下,“兩桶油”業績延續上半年向上的趨勢,前三季度合計每日凈賺5.3億元。其中,中石油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952.93億元,同比增長9.6%;中石化凈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23%。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前三季在天然氣和管道業務中經營利潤同比大增25倍,而這其中絕大部分貢獻來自于傳言即將拆分的管道業務,分析認為,作為中石油的重要贏利點,管道業務要被拆分可謂阻力重重。
財報顯示,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中石化201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69%,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46億元,同比增幅為7.09%。
雖然營銷及分銷板塊、勘探及開采板塊表現不盡如人意,前三季度經營收益分別同比降低10.51%和15.45%。但受益于今年3月26日國家成品油價格完善機制的出臺,作為虧損大戶的煉油板塊則同比扭虧為盈,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
66.56 億元。而化工板塊雖經營虧損人民幣 0.59 億,但同比減虧人民幣 2.33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氣在中石化業績增長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從財報來看,中石化今年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0.93%,是原油產量增幅的近10倍;天然氣平均實現價格6.59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增長6.59%,而原油實現價格則是同比下降5.54%。
天然氣的吸金作用在中石油的成績單上更為顯著。2013年前三季度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234.38億元,比上年同期人民幣8.85億元增長人民幣225.53億元。中石油稱,主要由于本集團以部分管道凈資產及其業務出資確認收入人民幣248.22億元,銷售進口氣凈虧損人民幣316.90億元以及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出臺等因素影響。
與此同時,中石油2013年前三季度煉油與化工板塊經營虧損人民幣200.0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虧人民幣173.94億元;其中煉油業務抓住新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出臺有利時機,經營虧損人民幣53.2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虧人民幣246.98億元;受化工市場持續低迷影響,化工業務經營虧損人民幣146.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人民幣73.04億元。
煉油板塊和天然氣板塊的利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勘探與生產板塊、銷售板塊前三季度經營利潤分別下降10.0%和43.1%的不利影響。受此拉動,中石油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8萬億元,同比增長5.3%;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952.93億元,同比增長9.6%。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天然氣的快速發展,占據中國85%長輸管網的中石油成為最大的受益者。盡管進口天然氣虧損,但是管道業務中的管輸費為固定收取,這也成為填補其進口天然氣虧損的重要贏利點。
據了解,1999年中石油系統進行第二次大重組,以核心業務組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作為其地區公司,其核心業務與管道局分開成立,對外簡稱管道公司。
8月底以來關于中石油管道業務被拆分的消息甚囂塵上,近日383改革方案建議將“將石油天然氣管網業務從上中下游一體化經營的油氣企業中分離出來,組建若干家油氣管網公司,并建立對油氣管網的政府監管制度”,再次為這種傳言加高了熱度。
“如果管道業務被拆分出去,中石油在天然氣方面的壟斷地位不保,這一板塊估計就只剩下虧損了!鄙鲜鰳I內人士認為,天然氣與管道板塊涉及多個分、子公司,要拆分的話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受到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