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房地產市場泡沫跡象顯現
|
存在由房地產貸款引發的金融風險
|
|
2013-10-25 作者:記者 邵琨 董璐/呼和浩特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記者近日走訪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房地產市場發現,市場整體形勢良好,學區房銷售狀況良好,購房者以剛性需求為主。但業內人士同時指出,呼和浩特房地產市場雖無泡沫,但已有泡沫跡象。 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編制的《2013年上半年房地產分析》顯示,2013年上半年當地房地產市場總體回暖,住宅類商品房成交量持續上升,房價小幅上漲,土地市場供應量及價格均有上漲。 內蒙古大學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梁榮認為,目前呼和浩特房地產市場雖無泡沫,但已經出現泡沫跡象。房地產行業聚集了過量的資金。呼和浩特城市建設“攤大餅”的現象仍然存在,這導致城市土地利用率不高,各功能區規劃不科學、各功能區間沒有形成有機聯系。“這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對區域間發展合作考慮不足導致的。” 梁榮指出,目前的房地產貸款主要包括房產開發貸款、土地開發貸款和居民住房消費貸款。受經濟下滑的影響,呼和浩特房地產市場存在由房地產貸款引發的金融風險。呼和浩特市的房地產開發商大多都是貸款競標土地、開發樓盤,自有資金僅占30%,在此情形下,占用大量銀行資金的房地產貸款一旦出現風險,很容易引發金融風險。 在周鴻看來,目前呼和浩特房地產市場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手續不全的房地產公司資金鏈斷裂,很多已經建成的樓盤因手續不全無法流入市場買賣,有的甚至建成后要等三四年才能流入市場。 “目前,政府建設規劃主要是領導決定,專業性不強,而且做好的規劃經常變動,導致已開工建設的開發商無所適從,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周鴻說,一些開發區以招商的名義引入房地產建設,但實際上只是領導承諾房地產公司可以未批先建,后來再補辦手續。 梁榮建議,呼和浩特應當在全國發展中找準自己的定位,理順本城市與周邊城市的關系、與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外部聯系。而政府應當引導社會資金在各行業中占合理比例,通過政策手段和市場開放手段引導相當的資金流入到能構成國家競爭力的產業和行業中去,如航空航天、高科技、創新型產業和信息產業等。 內蒙古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周鴻也提出,政府需要科學規劃。不同的區域人口容量多少、地段功能定位如何應該有專業的人士科學規劃,已做好的合理的規劃應當有持續性,不能因為領導調離后,后任的領導就將規劃擱置,規劃好的區域也不要輕易改變用途。 “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首府,呼和浩特的城市建設不應一味追求高大,應該有民族特色,體現少數民族風情,這樣無論對旅游還是城市特色都有好處。”周鴻說。 周鴻表示,呼和浩特近三四年房價比較穩,房地產市場風險不大,供需也基本平衡,但房價水平相較居民收入還是偏高。他以自己為例,年收入為七八萬元,在呼和浩特市屬中等偏上水平,但購房仍需辦理貸款。但他同時對未來幾年呼和浩特房地產市場持樂觀態度,認為是可持續的、比較健康的。 梁榮認為,目前呼和浩特的住宅和商業地產開發已經達到相當大的規模,特別是住宅類的房地產規模很大。未來幾年,呼和浩特城市區域綜合體的布局將趨于合理,房地產市場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是調整期,整個市場會比較平穩,價格會有小幅波動。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