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數次抄底成功并一向奉行價值投資的QFII又開始行動了。本周四QFII營業部突然大舉買入26只藍籌股,今年一直被冷落的藍籌股會在四季度迎來機會?
成交153億元
據了解,最直觀且能夠追蹤到QFII動態的,莫過于滬深交易所每日盤后公布的公開交易信息。近年來,QFII營業部頻頻現身大宗交易平臺,并以自成一體的風格成為該平臺上藍籌股最大交易方之一。
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中金北京建國門外大街、海通證券國際部、申銀萬國上海新昌路營業部、高華證券北京金融大街營業部、國泰君安總部,這6家聲名在外的營業部被市場普遍認為是QFII資金的集散地。
《大眾證券報》統計顯示,今年這6家營業部在大宗交易平臺成交了573筆,絕大部分為藍籌股,這也和QFII歷史上的選股偏好相一致。這573筆交易累計成交了12.78億股,成交金額高達153.27億元。
今年成績優異
QFII一向以藍籌股為主要買入對象,今年成交的573筆也多為藍籌股,在以小盤股為主要炒作對象的結構性牛市行情中,創業板、中小板股票大漲,藍籌股基本上趴窩。但是如果你認為QFII的業績神話就此破滅,那你就錯了,因為QFII的選股并不死板。
統計顯示,洋河股份、中聯重科、中國人壽、五糧液等今年下跌超過30%,中國神華、紫金礦業、中煤能源、包鋼稀土等資源股也表現不佳,拖累QFII業績,但是依靠華誼兄弟、三五互聯、三維絲、貝因美、華平股份、百視通、鴻博股份等翻倍牛股,QFII今年買入的所有股票平均收益率為25.04%,遠超滬深300指數。
再度出手掃貨
就在市場爭議小盤股是否見頂之時,QFII在9月份以來加大了藍籌股的買入力度。
數據顯示,今年9月,QFII席位現身大宗交易平臺多達80次,共耗資34.2億元攬入2.4億股藍籌股。值得注意的是,僅9月26日、27日兩個交易日,QFII就斥資7.6億元“吃進”6189.7萬股銀行、券商
、保險等藍籌股,堪稱大手筆。
而最近的一次掃貨則是發生在本周四,海通證券國際部從東方證券東方資財手中接盤26只滬市藍籌股,總成交金額約為2億元,前者普遍被市場人士認為是“QFII大本營”。與當天的二級市場收盤價相比,中海油服、中國神華、中信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筑、海螺水泥6只個股為溢價成交。
QFII加速入市
中登公司剛剛發布的9月份統計月報,令市場意識到了QFII入市步伐加快。月報顯示,上個月QFII在滬深兩市各新開了10個和9個A股股票賬戶。至此,QFII滬深兩市總賬戶數已達到530個。而從2011年年初至今,QFII已經連續21個月新開賬戶,入市步伐持續穩健。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9月份新增QFII額度10.5億美元。截至9月29日,共有216家QFII機構總計獲得474.93億美元額度。同時,截至9月底,今年以來獲批的QFII額度高達100.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72億美元。
數次抄底成功
QFII在此時積極申請額度、加快開戶的步伐、大規模買入藍籌股等一系列動作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因為歷史上,QFII額度與A股走勢表現出一定相關性,擴容之時A股往往處于底部,而擴容之后A股則走出牛市行情。
例如,2003年6-11月,共有包括瑞士銀行、野村證券等10家外資機構累計14次獲批,之后上證指數出現連續四個月的上漲,累計漲幅24.65%。2005年9-12月,包括香港上海匯豐、瑞士信貸等10家外資機構累計10次獲批,之后上證指數經歷A股最大牛市,22個月累計漲幅412.88%。
再如,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包括英國保誠、三星資產、挪威中央銀行和匯豐環球等17家外資機構累計20次獲批,之后上證指數出現連續五個月的上漲,累計漲幅6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