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此前市場廣泛流傳的IPO重啟的消息,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再度重申,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不是簡單的IPO重啟,必須對過去IPO的辦法進行較大的改革,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目前,證監會正在按照這一目標,抓緊完善指導意見及各項配套文件,新股發行要在改革意見正式公布實施后才能啟動。
稍早之前,證監會主席肖鋼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稱,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已成為制約資本市場發展的突出問題,信息不對稱、投資回報機制不健全、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維權渠道不暢等,都損害了中小投資者利益。他強調,要將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貫穿監管工作始終,堅決查處欺詐發行、違法披露、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老鼠倉等違法行為,提高違法違規成本。
實際上,公開資料顯示,進入今年9月份以來,上市公司因各種違法違規行為而遭到監管部門調查和處罰的案例陡然增多。吉峰農機17日晚間公告,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理鄭舸、董事財務負責人趙澤良、監事會主席陳德、董事副總經理曾晨東10月17日分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四人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予以立案調查。當天,天津磁卡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受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隆基股份兩位高管也因為信披違規,收到了當地證監局的警示函。
10月11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對珠海中富、恒順電氣、友利控股等6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及珠海中富的資產評估機構北京恒信德律未勤勉盡責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的情況。證監會表示,《中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稽查執法工作的意見》發布后,收到違法違規線索數量持續增加,啟動案件調查數量也有較大幅度增長。2013年9月,單月新啟動案件調查39件,為前8個月月平均值的1.5倍。近期,證監會按照工作部署,繼續加大對信息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打擊力度。
北京的一位券商業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自肖鋼上任以來,證監會對于證券市場的監管思路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加大對于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即大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在這位人士看來,這些行為,可以視作為凈化中國資本市場的系列舉措,在為新股發行重啟掃清障礙的同時,也在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