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國參眾議院達成協(xié)議結束政府部門關門和提高債務上限,使美國聯(lián)邦政府暫時避免了債務違約,但卻沒有改變美國債務增速大幅高于財政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基本面。
中國評級公司大公國際認為,高度依賴借新還舊維持其償債能力的模式不斷增加聯(lián)邦政府債務償還能力的脆弱性,導致主權債務時刻處于危機的邊緣,這種狀況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不會有實質性改變。因此,大公決定將之前被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的美國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從A下調至A﹣,展望維持負面。
大公得出這一結論的理由主要有五方面:
一是美國聯(lián)邦政府關門事件凸顯政府償債能力嚴重下降,使國家主權債務進入危機狀態(tài),大公認為導致這一重大事件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長期依賴舉債維持運轉的國家機器在存量債務額度用盡而沒有新增債務注入時形成流動性短缺,聯(lián)邦政府無錢正常運行。美國政府關門事件是其長期入不敷出,過度負債的必然結果。
據悉,2008-2012財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存量債務與財政收入之比由4.0倍上升至6.6倍,在這種情況下,連自身開支都難以為繼的聯(lián)邦政府根本沒有可靠的償債來源應對必須償付的巨額債務。關門事件足顯政府償債能力的大幅下降,把中央政府推入債務懸崖和違約的危機狀態(tài)。
二是2008年美國爆發(fā)債務危機以來,聯(lián)邦政府的償債來源與真實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的偏離度日益擴大,缺乏償債基礎的政府巨額債務處于隨時違約的邊緣,這種局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改變。2008至2012財年間聯(lián)邦政府存量債務增長了60.7%,而同期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僅提高8.5%,財政收入則下降了2.9%,大公認為,這表明財政收入作為美國政府根本償債來源的基礎地位正在發(fā)生動搖,對借新還舊依賴程度的提高增加了政府債務鏈的脆弱性,債務違約隨時可能發(fā)生。由于政府償債環(huán)境的基本面不會得到根本改善,聯(lián)邦政府的債務懸崖狀況將會長期存在下去。
三是持續(xù)向市場注入美元成為避免聯(lián)邦政府債務違約的主要方式,這種維持政府信用的做法直接侵犯了債權人利益,構成隱性債務違約。
美國為避免財政收入等償債來源不足導致的債務違約,2008年以來利用美元發(fā)行優(yōu)勢,一直采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債務貨幣化方式維持政府的償債能力,此舉形成的存量債務貶值使債權人利益直接受損。大公估算,2008至2012年間因美元貶值導致的外國債權人損失為6285億美元。
四是不斷突破債務上限,增加聯(lián)邦政府債務總額,借新還舊是美國政府避免形式上主權債務違約的必然選擇,債務增長繼續(xù)超過財政收入增長將進一步降低聯(lián)邦政府的債務償還能力。自奧巴馬2009年任職以來,國會已經五次上調債務上限,累積上調額度達到5.1萬億美元。此次再度調高債務上限,表明政府無力通過改善經濟財政基本要素來提升償債能力。
五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從根本上解決主權債務問題缺乏一致的戰(zhàn)略目標,主權債務問題成為實現黨派利益的斗爭武器,這種政治生態(tài)不利于長遠消除主權債務違約風險。此次重演兩黨債務上限爭斗再次暴露出美國上層建筑對解決國家債務危機的無奈,債務危機演化為政治危機,政治危機加劇債務危機的償債政治環(huán)境循環(huán)使聯(lián)邦政府償債能力前景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