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會否在9月份啟動退出QE懸念迭出。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日前在上海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美聯儲9月份啟動退出QE為大概率事件。
距離美聯儲的議息會議僅剩一周時間,最新公布的美國非農數據低于預期,進一步增加了不確定性。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判斷,美聯儲很有可能在9月份啟動縮減推行四年之久的QE,屆時國際市場上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資金回流。
這一預期已經在市場上得到強烈體現,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紛紛出現股市、匯市暴跌,尤其是印度經濟的表現非常不樂觀。自今年1月以來,印度盧比對美元已下跌20%,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另外,受礦業和制造業領域萎縮的影響,印度第二季度GDP年率增長僅為4.4%,GDP增速創下自2000年以來新低。與此同時,印度的經常賬戶赤字占GDP比重將近5%,處于歷史高位。
朱海斌判斷,此次美聯儲如退出QE,印度受到負面沖擊最大。“歸根結底,資金流向同各國的基本面有一定聯系。印度國內有三大問題,包括經常項目持續赤字、財政赤字處于高位、通脹率也很高。”朱海斌表示,“因此,在印度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首當其沖地將遭受負面沖擊。”
談及美聯儲政策對于中國的影響,朱海斌認為將較為有限。一方面,中國經濟在下半年將會持續復蘇,基本面向好;另一方面,中國資本項目相對封閉,資金沖擊市場能夠選擇的渠道有限。
近期宏觀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正穩步回暖,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個月強勁加速增長,出口行業出現較為明顯的復蘇勢頭,固定資產投資也有所反彈。朱海斌分析認為,近期經濟的穩步回升受到兩個因素的推動:首先是近期內需反彈,歸因于一季度信貸擴張的滯后效應以及近期政策立場的轉變,短期內更側重穩增長;其次,外貿數據表明出口需求受到以發達經濟體為首的全球經濟復蘇的推動。
展望未來,朱海斌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GDP增長水平為同比7.6%和7.5%,從而使全年GDP增長預測升至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