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朝鮮加快羅先地區對外經濟合作以及我國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的區域合作力度加大,整個圖們江地區的經貿合作呈現出新的背景和機遇。目前圖們江區域間通道建設進展順利,讓東北亞發展駛入了黃金通道。
圖們江區域國際通道建設步伐加快
在剛剛閉幕的琿春國際現代物流論壇上,近30名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大型物流企業負責人齊聚中國延邊琿春市,探索如何利用陸海空等多種通道優勢和相關扶持政策優勢,推進東北亞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多年來,由于通道不暢,圖們江區域內雙邊和多邊經貿合作發展相對緩慢,目前區域內各國政府也已經認識到通道建設的重要性。新形勢下圖們江區域通道建設正在迎來新機遇。
上世紀90年代,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倡導下,中國、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五國啟動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項目。2009年8月,中國政府批準實施《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圖們江區域由封閉走向合作開放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目前,東北亞區域內便捷的公路運輸網絡已基本形成,鐵路運輸網絡已初具規模,海運通道試運良好。中、朝、俄、蒙四國陸路相通,各國之間經貿物流可以通過公路和現有鐵路運輸網完成;中、朝、俄、韓、日五國水路相通,周邊分布俄扎魯比諾、波謝特,朝鮮清津等諸多港口,琿春-扎魯比諾-新瀉-束草,這條被喻為連接中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的“黃金線”已經開通,五國之間陸海聯運物流平臺已基本形成,東北亞區域內各國物資經陸路運輸集中后,通過港口海運接通世界大物流的局面已經初步打開。
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去年4月由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圖們江區域國際通道建設步伐正在加快。目前,琿春市有連接俄羅斯和朝鮮的4個國家級口岸,在這里,中、俄、朝、韓、日五國水路相通,是中國直接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國從水路到俄羅斯、朝鮮東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歐的最近點。從琿春口岸出境的貨物,經俄羅斯或朝鮮的港口運往韓國和日本,各港口間距離大都在500海里以內,當天即可到達。
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琿春分公司總經理許廣權說,東北亞區域擁有龐大的港口群和廣闊的內陸腹地,面向日本海和太平洋為其主要的區位優勢,因此,港口業與出口加工業必然是其主要的產業發展方向,加強港口、口岸、通道與腹地的基礎建設,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暢通物流打開經濟發展新藍海
業內人士認為,資源互補是東北亞經濟區發展的物流基礎。其中最為主要的是俄羅斯東部地區的資源、原材料和重工業產品,中國的農牧產品、輕工業產品和剩余的勞動力,朝鮮的礦產品與水產品,蒙古潛在的能源、原材料與畜產品,日本與韓國的資金、適用技術與高新技術等。
“通過東北亞區域內各國的資源互補,勢必在東北亞這個發達的陸海聯運通道上形成一股強大的物資流,從而促進區域各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鐘林說。
日本史丹納大亞航運公司負責韓國束草出發到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扎魯比諾,經扎魯比諾到琿春的渡輪航運。“這條航線以最短的距離聯接韓國和東北三省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大大增加中,俄,韓,蒙四國間的跨境旅游、邊境貿易、物流等經貿往來。”公司代表理事許萬轍說。
俄羅斯扎魯比諾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芭比·阿爾焦穆·耶父給尼維奇也認為,中俄間通道建設潛力巨大。“特洛伊茨海灣港口坐落在俄羅斯、中國和朝鮮的交界處,還銜接日本、韓國海洋交界線。這一切為俄羅斯、中國、日本以及韓國之間的對外經濟貿易活動打開了方便的海上出入口。”
如今,隨著交通通道被逐步分批打通,圖們江區域開發開放程度正日益加深,逐漸成為世界關注的熱土,打開了東北亞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藍海。
延邊州圖們江地區開發辦公室副主任戰德全表示,圖們江區域在經濟、技術、生態建設等領域的合作日趨緊密,發展的潛能正在集中釋放。2012年,延邊州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9.5億美元,同比增長5.1%。
吉林省社科院副研究員金美花認為,加強國際合作是貫穿圖們江區域開發開放的主線,也是實現大圖們江區域共同發展的關鍵。琿春自由貿易區的大力發展會為周邊地區產生輻射效應與聯動效應,從而有助于最終形成區域內自由貿易群,進而有助于促進東北亞地區經濟發展。
新機遇下專家建議積極推進通道建設
“2009年底美國正式推出了‘重返亞太’戰略,使東北亞地區形勢發生新的變化。給地處東北亞的琿春市帶來了新機遇。”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在論壇上說。因此,中國要加快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使其成為國際貿易大宗貨物交易中心和東北亞物流通道的樞紐,成為吸引東北亞發達國家和地區乃至世界其他國家投資合作的國際產業合作區。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不斷協調地緣政治關系,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向前發展,是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第一,加強政策支持。一些物流企業負責人建議,對航線運營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補助,幫助企業組織物流、人流,增加航線客源和貨源。同時,圖們江區域國家應在口岸運輸方面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制定口岸物流發展規劃,尤其是對國際物流、保稅物流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第三,簡化通關手續,延長口岸開放時間,提高通關效率。同時積極為跨境旅游創造良好環境,解決境外游客的落地簽證問題。建議可以通過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和中朝經貿科技聯委會雙邊高層會談機制等平臺,推進兩國或多國間跨境運輸通道建設及過境免簽證待遇問題。同時積極推動跨境旅游合作,以人流帶動物流。
第四,不斷完善對外合作機制,許廣權等人認為,東北亞區域六國間要不斷加強接觸與政治對話,加強相互信任和理解,形成良好的物資流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才能為地區經濟區正常運行提供有效保障,最終為東北亞區域各國帶來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