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發數個公告解釋、擬召開持有人表決會、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擔保,青島東億實業總公司(簡稱“東億實業”)這幾天就“13東億MTN1”債動作頻頻。業內人士稱,東億實業一系列補救措施有利于渡過危機,預計其評級應該會維持穩定。不過,屢曝風險事件的恒豐銀行此次難逃處罰。 9月5日,中城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最新表示,維持東億實業總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為AA-,展望為穩定。維持“13東億MTN1”的債項信用等級為AA-,但將債項列入信用級別觀察名單。 9月3日,東億實業發布《關于非熱電資產劃轉的公告》,首次披露該公司將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一是其將被劃歸到新成立的青島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島能源”),二是其非熱能資產將全部劃轉至原先的大股東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總公司(下稱“青島高新”)。 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東億實業于2013年2月27日注冊發行了201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13東億MTN1),發行金額3億元,期限3年,利率5.93%;由總部設在山東省煙臺市的恒豐銀行擔任主承銷商。 此后不久,東億實業就醞釀無償劃轉部分資產,包括3處固定資產、3家全資子公司股權、4家控股公司股權、1家參股公司股權以及各公司債權,共計10.84億元,占該公司總資產的32%,全部劃轉至青島高新名下。并于今年6月底劃轉完畢。 青島東億實業總公司一亢姓女士表示,沒能及時披露相關信息,主要因為當時沒有區政府和市政府的正式整合文件。 對于6月底就劃轉完畢,9月3日方才披露的事實,讓人不免聯想到恒豐銀行此前山東海龍事件的違規操作。 2011年9月16日,市場交易商協會披露山東海龍事件調查結果,指出山東海龍在其“11海龍CP01”短期融資券項目申請注冊發行期間,除了存在財務問題外,募集說明書中約定用途是2.3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銀行貸款,1.7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而公司實際將3億元用于償還恒豐銀行承兌匯票,1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當時,恒豐銀行對山東海龍的部分授信是以銀行承兌匯票形式發放的,貸款快到期時,山東海龍財務狀況已很糟糕,為不產生逾期貸款和壞賬,恒豐銀行與山東海龍協商,用“11海龍CP01”募集來的資金歸還。出于在信息披露上的瑕疵,恒豐銀行最終得到了相應的自律處分。 對于涉嫌違規劃轉的指責,恒豐銀行給的解釋是:“東億實業于2013年7月26日給我行發送了書面情況說明,告知我行2013年6月末,青島市嶗山區政府要求發行人將非供熱資產劃入區政府。根據區政府的統一安排,發行人于2013年6月底將非供熱資產劃轉完畢,但公司報表未作相應的科目調整。” 不過,知情人士質疑稱,如果說恒豐銀行不知東億實業6月底就已把非供熱資產劃轉完畢,那么如何對麒麟大酒店(東億實業被劃轉的固定資產部分)的房產過戶、工商登記進行變更呢?這些都需要債權銀行配合。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稱,協會已經關注到這件事情,目前在進一步核實。“在此前的海龍事件里,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給以恒豐銀行自律處分,包括承銷業務也被暫停了一段時間。如果恒豐銀行此次確認再次違規操作,或將面臨更加嚴厲的處罰。”一債券機構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