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廣東省東莞市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慈云閣上,向東望去,約100米處的觀音山筆架山樹木郁郁蔥蔥,然而其脊梁卻裸露出一道寬約30米、長約3公里的“疤痕”。走近細看,這些埋設輸氣管線的泥土大部分仍呈裸露狀況,上面只稀疏種植如拇指粗的小植物,雨天沖刷的泥土溝壑十分明顯。這是記者8月12日在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沿石油管線埋設現場看到的情景。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東莞市樟木頭鎮,其規劃核心生態保護區內有包括金茶花在內的近百種國家珍稀動植物,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記者看到的這道“疤痕”,是中石油公司在西氣東輸二線廣深支干線施工時留下的。2012年初施工已結束,但如何進行生態恢復現在仍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國家對在森林公園內“動土”是有嚴格規定的。根據《國家森林法》第四十四條以及《森林公園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建設項目確需使用國家級森林公園林地的,應當避免或者減少對森林景觀、生態以及旅游活動的影響,并依法辦理林地占用、征收審核審批手續。事實上,2008年環保部《關于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東段)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環審[2008]318號)所同意的方案也避讓了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基本沿觀音山森林公園的邊緣敷設。
廣東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董事長黃淦波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施工過程中,中石油施工方對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東段)廣深支干線局部工程方案進行了調整,即輸氣管線在東莞市樟木頭鎮以溝埋敷設方式穿越觀音山森林公園,穿越長度約為3公里。“他們從南北兩頭施工,移向公園核心區,在最后穿越佛光路150米的時候,我們也曾強制阻撓他們施工!
黃淦波向記者出示的一份落款時間為2011年10月19日的《西氣東輸樟木頭段穿越觀音山森林公園150米強行施工方案》顯示,為推動項目盡快建成投產,特制定強行施工方案,組織項目施工方直接進場施工,施工方可考慮設備不借用公園道路入場的前提下,直接繞過森林公園經營轄區對關鍵部位進行施工。
黃淦波把此情況反映到東莞市林業局。東莞市林業局對其回復稱,東莞市林業局、規劃局、建設局、樟木頭鎮政府等單位與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多次開會協調此段路由的選擇,要求管道建設方及設計方提交的路由方案應結合觀音山的總體規劃,工程的設計和建設應以“保護生態環境,避開公園核心景區”為原則,避開公園景區重要地段,并重點注意對園內仙泉水庫飲用水源、生態環境及景觀的保護,經專家多方評審論證,一致認為:西氣東輸二線廣深支干線以隧道形式穿越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路由是最佳路由,對觀音山的生態環境及觀音像不會造成破壞。
黃淦波告訴記者,2011年8月,在賠償方案未談妥、變更環評尚未批復的情況下,施工方就開始施工,以大開挖的方式強行穿越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生態保護區,對森林公園的生態造成嚴重破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隨即向當地政府、國家林業局、環保部等相關部門投訴。
對于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反映的情況,環保部環監局下發《關于對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破壞涉及建設項目進行調查處理的函》(環監轉[2011]70號),要求廣東省環保廳進行調查處理。
2011年12月13日,環保部批復了《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東段)廣州-深圳支干線觀音山森林公園段變更環境影響補充報告》(環審[2011]372號)。文件稱,“原批復的廣州-深圳支干線避讓了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基本沿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邊緣鋪設。但在實際建設中,建設單位將原批復的避讓方案調整為直接穿越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調整段長度4.4公里,其中穿越森林公園的長度約3公里,穿越方式采用大開挖。目前該項目已開始施工,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已對該項目違規建設情況進行查處。”
文件稱,“鑒于該項目對于我國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性作用,且原避讓方案經過地區已建成有居民小區、學校及工廠等大量建筑,拆遷量大,廣東省人民政府、東莞市人民政府及林業相關部門均同意變更路由方案,并考慮項目已開工建設的實際狀況,綜合多方面因素,在全面落實補充報告提出的各項生態保護、恢復及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我部同意你公司按照變更后的方案進行項目建設。”
批復文件要求中石油在該項目建設中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和生態保護、補償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生態破壞。施工結束后,應及時清理現場、恢復植被,防止因水土流失破壞環境。同時要求強化景觀恢復工作,強化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協調好各方面關系等。批復文件最后稱“我部委托華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及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分別組織開展該工程‘三同時’監管檢查中心及日常監管管理工作!
然而,依據《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規定,在管道線路中心線兩側各五米地域范圍內,禁止種植喬木、灌木、藤類、蘆葦、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達管道埋設部位可能損壞管道防腐層的深根植物。
由此看來,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管道穿過部分地區的生態很難恢復原貌,這也成了黃淦波最大的擔心。
那么項目完工后,中石油施工方有無做到環保部要求的“及時清理現場、恢復植被,防止因水土流失破壞環境”等要求?
8月23日,記者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恢復問題致函廣東省環保廳。8月28日廣東省環保廳回復稱,2012年3月初,省環境執法人員會同當地環保部門對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東段)廣州-深圳支干線觀音山公園段進行“三同時”監督檢查,發現建設單位在取得環審后開始正常施工,且觀音山公園段管道鋪設工作已基本結束,臨時開挖的管溝回填工作也基本完成。
該回復還稱,東莞市林業局批復同意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觀音山森林公園段復綠方案,建設單位與東莞市樟木頭鎮人民政府簽定了《西氣東輸二線廣深支干線工程樟木頭段綠化恢復委托合同》,委托鎮政府負責復綠全過程的工作,2012年3月31日完成復綠植物種植,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為植物撫育期。
2012年10月21日,省環境執法人員再次會同當地環保部門對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觀音山公園段復綠情況進行督查,發現觀音山公園段管道鋪設、臨時開挖的管溝回填及臨時占地的綠化恢復等工作已經完成,觀音山公園管委會辦公樓所在山體復綠植物長勢較好,但觀音山公園管委會辦公樓南向山體復綠植物長勢較慢,可看到裸露的黃色山泥。
廣東省環保廳在回復中稱,2013年8月25日,省環境執法人員第三次會同當地環保部門對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觀音山公園段復綠情況進行督查,發現觀音山公園管委會辦公樓所在山體、東北方向山體復綠植物長勢良好,觀音山公園管委會辦公樓南向山體復綠植物長勢較慢,仍可看到裸露的黃色山泥,但與2012年10月21日照片相比有一定改善。近期,東莞市普降暴雨,現場督查未發現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觀音山公園段發生山體滑坡等生態嚴重破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