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28日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健康服務業包括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健身養生等眾多領域。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對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內需,促進就業,優化產業結構有何積極意義?記者29日就此采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是滿足群眾迫切需要、提升全民健康素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舉措。
對此,徐洪才認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但實際上,無論是公立醫療衛生部門還是社會養老等健康服務行業目前都難以滿足城鄉居民需求。我國的健康服務供給能力嚴重不足,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還有利于擴大就業。他說,健康服務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吸納勞動力就業能力強,對提高勞動者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意義重大。
他表示,滿足億萬城鄉居民不同層次健康服務需求將有助于廣大城鄉居民實現健康、長壽的美好愿望。
擴大內需的新途徑
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培育相關支撐產業,加快醫療、藥品、器械、中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提升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壯大健康服務人才隊伍,鼓勵社會資本舉辦職業院校,規范并加快培養護士、養老護理員、康復治療師等從業人員。
對此,徐洪才表示,隨著我國進入老年社會,養老服務供不應求,成為經濟社會生活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滿足億萬城鄉居民不同層次的養老等健康服務需求將孕育巨大的國內需求市場,符合內需驅動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
“健康服務市場是規模巨大的,它不但包括億萬老年人,也包括中青年乃至少年!彼f。
為此,他建議國家應加強對養老等健康服務產業的扶持,在金融和土地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優惠。
他認為各級政府應大力鼓勵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國內健康服務市場,通過增加對健康服務業的投入,為城鄉居民提供多層次的服務產品,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為了健康服務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政府應加強規范和引導,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加強監督,確保這個行業能提供安全和優質的服務”。他說。
優化產業結構的新抓手
徐洪才說,健康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服務行業中的薄弱環節。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
他說,與重工業不同,健康服務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資源。促進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
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加快發展內容豐富、層次多樣的健康服務業,實現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務協調發展。
對此,徐洪才說,部分健康服務屬于基本公共服務范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強管理,提供質優價廉的健康服務。同時,要滿足城鄉居民對健康服務不同層次的需求,還需要吸引社會投資,特別是境外資本。
“相比之下,境外健康服務業在服務理念和技術上有許多值得國內業者學習借鑒之處。國家和地方應鼓勵境外有實力的健康服務機構到國內投資。”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