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投行相繼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瑞士信貸26日把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6月的7.4%上調至7.6%。瑞士信貸銀行經濟學家陶冬表示,該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已經觸底,雖然目前上升動能可能還不強,但中國經濟企穩無疑是利好消息。報告同時建議,中國需通過改革繼續推動私人投資。 德意志銀行21日發布研究報告,上調了今年下半年中國GDP增長預期。該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7月以來的多項指標和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增長開始企穩回升。他將今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分別上調至7.7%、7.8%,而此前的預計分別為7.5%及7.7%,并將2013年下半年GDP增長預測從7.6%調高至7.7%,高于目前市場上7.5%的預期。他對2014年全年GDP增長的預測仍維持在8.5%,比市場預期高出一個百分點。 馬駿表示,最近中國經濟開始出現并有可能維持回升勢頭,這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首先,7月中旬開始,鋼鐵、煤炭和銅等大宗商品價格開始上升,推動了企業補充庫存,從而拉動了需求。其次,7月份以來的“正面預期管理”和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已經開始提振企業信心。這些措施包括李克強總理明確表述的增長下限和底限,對小微企業的免稅政策、設立鐵路發展基金、加快鐵路投資、公布環保和節能項目計劃等。企業信心的提升有助于加快貨幣流通速度、盤活貨幣存量,激勵企業自主投資。第三,由于房地產銷售情況良好,房地產開發商加快購進土地,同時房地產政策開始顯示穩定跡象,下半年房地產投資的增速有望加快。馬駿認為,房地產領域的投資加速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增加收入,支持今年和明年的基建項目。 此外,英國巴克萊銀行也表示,當前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比前一季度加快。 從近期公布的數據看,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從7月份的47.7躍升至8月份的50.1,遠高于市場預期值48.2,顯示出中國經濟復蘇跡象。另外,近一周,亞洲其他一些新興經濟體市場出現劇烈動蕩,而中國市場幾乎未受打擊,這得益于其強勁的經濟數據和相對獨立的市場特質。蘇格蘭皇家銀行在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估計,美聯儲即將開始收縮購債規模對于中國的影響很可能非常小,這和對其他亞洲國家造成的較大沖擊不同。不過,在全球經濟復蘇仍不十分穩定的情況下,美聯儲對其他新興經濟體市場造成的沖擊仍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