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縣以上政府公開預決算
|
專家稱預算公開更須公布細賬
|
|
2013-08-22 作者:記者 趙婧 張莫/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財政部網站21日公布《關于推進省以下預決算公開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15年之前,各省縣級以上政府應向社會全面公開財政及部門預決算,并公開“三公”經費預決算。專家指出,此舉將促使預決算公開全面鋪開,但公開內容須更細化完整。 根據通知,2013年各省應至少選擇20%的地市級和縣級地區開展“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工作,2014年所選地區應至少達到省內同級政府數量的50%。 財政預算公開一直備受關注。業內人士指出,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預算公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美國為例,州和地方政府的預算不存在任何保密內容,公眾通過申請都可獲得預算信息。 一位地方財政局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預算公開不僅要公布大賬,更要公布細賬。“比如,教育、科技等大項目上支出達幾十萬或是幾百萬,即使公布出來,對于普通公眾而言,判斷它是否合理的意義不大,”他說,“如果能夠公布細化項目,比如具體在某一個項目或活動上支出多少,對于公眾監督而言更有意義。” 記者發現,財政預決算分為類、款、項、目四級,財政部通知隨附的“省以下預決算公開工作參考表樣”中,公共財政收支預算表的支出欄只停留在類上,沒有到款、項。 “一般公共支出大類下有29款,200多項,公開時應該更加細化,具體到款甚至項”,中國預算網創始人吳君亮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務院要求下力氣推動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體制,公開不夠細化完整,就減弱了公開的意義。” 目前,個別地市的政府財政收支公開走在全國前列。據記者了解,廣州市部門預決算比較詳細;焦作市2012年財政收支表則具體到了款、項。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徐曙娜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開的財政支出只反映了政府的投入信息,沒有產出信息。未來可以考慮把各個政府部門的產出信息,即績效信息都公開,讓老百姓了解該部門具體的工作內容,以及完成的程度。” 徐曙娜進一步指出,上市公司公開的財務報表有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而目前政府的預決算只相當于上市公司的損益表。“‘十二五’規劃提出,將來要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今后政府應該公開財務報表,不單單只列出收入支出,還應有資產負債。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