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鷹潭銅材加工 許志平/攝 |
|
從上世紀70年代末與銅結緣,并因銅設市,再到如今的因銅而旺。鷹潭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歷史似乎就是一部這座城市與銅的“婚姻史”。如今,銅產業已經深深融入鷹潭經濟血脈之中。
短短數年間,鷹潭銅產業如呼嘯而過的火車一般,以驚人的速度駛向輝煌
江銅之所以落戶鷹潭,與鷹潭當時的交通優勢密不可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火車不僅拉來了鷹潭這座城市,同時也拉來了銅產業,是連著鷹潭與銅產業之間的那根紅線。
在相對平穩的發展環境和氛圍中,鷹潭銅產業之路顯得波瀾不驚。直到2007年初,江西省委、省政府及時順應銅產業集聚的新趨勢,提出“鷹潭要建成世界銅都”的戰略定位。鷹潭市委、市政府開始謀劃如何進一步發展銅產業,壯大銅經濟,并提出了服務江銅,依托江銅,打造“三個基地、一個中心”(即全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銅廢舊原料回收利用基地、銅產品加工基地和銅產業物流中心),把鷹潭建成世界銅都的戰略構想。
梳理一下近年來鷹潭銅產業的發展脈絡,我們驚嘆于速度如此之快,變化如此之大,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從國內首個“中國銅產業基地”落戶鷹潭,到“中國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的牌子掛在鷹潭銅產業循環基地拆解加工區;
從江西第一家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鷹潭到被商務部和科技部正式認定為“國家新材料科技興貿創新基地”;
從鷹潭(貴溪)銅拆解加工區開園,實現了在江銅的門口造了一座“流動礦山”,到該區“無水港”正式投入運營;
從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到全國唯一專門對銅及銅產品進行檢驗的“國檢中心”——國家銅及銅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正式獲批在鷹潭建設;
從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成為全省設區市中首個“千億元產業”,到主營業務收入超2000億元;
從鷹潭高新區銅現貨市場交易正式啟動,到江西銅業集團公司首次進入世界500強榜單,結束了世界500強無江西本土企業的歷史……
短短數年間,鷹潭銅產業如呼嘯而過的火車一般,以驚人的速度駛向輝煌。
如今,鷹潭銅冶煉能力占全國的18%,銅材加工能力占全國的15%,這在全國各城市中是絕無僅有的。一個人口僅120萬,面積僅3545平方公里的不起眼的小地市,居然屹立在全國銅產業版圖的中心地帶。
在“世界銅都”前面添上“綠色”二字
銅可富民,亦可負民。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這座以銅為主導產業的城市越來越意識到銅在帶給我們富裕的同時,也產生了無法回避的重金屬污染治理問題。
針對貴冶周邊重金屬污染問題,政府與群眾均有越來越清晰的認識。貴冶周邊污染區域治理工程被列為鷹潭市的一號工程。
結合新農村建設,鷹潭市于2009年4月啟動了濱江生態小區項目建設,對貴冶周邊龐源、其橋、蘇門這3個村莊494戶人家進行整體搬遷。如今,貴溪市濱江鎮濱江生態小區已經建成,放眼望去,水泥路、垃圾處理場、文化休閑廣場等公共服務場所一應俱全,家家有院子、戶戶有露臺,一棟棟花園式單元樓房讓村民綻放笑容。
貴冶周邊區域九牛崗地區的農田土壤受重金屬銅、鎘污染嚴重。2010年,九牛崗土壤修復示范項目獲財政部、環保部批準。而去年,貴溪市更是把土壤修復作為整治貴冶周邊環境的一個重大項目,積極推進。如今,經過8年時間提取的綜合改良劑已撒播在土壤中,種下去的一些植被讓土壤重新披上了一層綠色,“久未謀面”的白鷺也飛了回來。
在治理過程中,鷹潭市將產業轉型與其緊密結合,在污染區域的土地上不再種植糧食,而是引導農民種植花卉苗木,既改善了自然環境,又解決了污染區的農村經濟發展問題。
江西省委主要領導用三個“想不到”對鷹潭市治理重金屬污染所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想不到地方政府對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如此之高;想不到工程進展的速度如此之快;想不到老百姓的贊譽如此之高。
打造升級版“世界銅都”
綠色意味著生態優、意味著環境美,也意味著銅產業的轉型升級。近年來,鷹潭牢固樹立“綠色發展就是核心競爭力”的理念,積極打造“綠色世界銅都”。
江西省工信委日前公布的全省各地2013年淘汰落后產能信息顯示,今年一季度,鷹潭市又淘汰了凌惠銅業、奧泰銅業、勝華銅業、宏源銅業、凌云銅業、江南銅業等12家銅冶煉企業落后產能24萬噸,占全國銅冶煉行業的40%。
據了解,“十二五”規劃實施兩年來,鷹潭共淘汰安固銅材、華南銅業、建鑫銅業等27家銅企業49.7萬噸銅冶煉的落后產能。
在銅產業發展過程中,為解決科研專業人才缺乏難題,滿足企業科技服務需求,鷹潭積極構建“企業高校政府”一體化“產學研”技術創新平臺,“借腦引智”突破人才瓶頸。過去5年,產學研合作為鷹潭銅產業新增產值125億元。鷹潭通過對接高校、院所的優勢科技資源,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銅產業從銅原料基地向銅材料基地、精深加工基地、涉銅終端產品生產基地轉型升級。
目前,鷹潭已組建了國家銅冶煉及加工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兩家銅精深加工市級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正在加緊建設國家級銅及銅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銅科技創業園。另外,鷹潭正重點打造銅產業共性服務平臺,目前已經建成了銅產業經濟技術信息服務系統和銅產業數字圖書館,包括5位兩院院士、40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在內的專家庫。
目前,鷹潭銅加工企業正在由“資源要素”向“驅動要素”轉變,八成銅加工企業逐步由粗放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高科技新產品占據國內外市場重要份額。一個升級版的、更具競爭力的“世界銅都”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