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和法國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的支撐下,歐元區終于結束漫長的經濟衰退。但溫和的復蘇對解決這一地區更深層次問題的幫助并不大,且可能引發歐洲各國的自滿心理。
數據顯示,歐元區17國GDP第二季度較前一季度增長0.3%,結束了此前連續六個季度的萎縮局面。其中,當季德國經濟增長0.7%,法國經濟更是好于預期,意外增長0.5%,成為帶動整個歐元區經濟復蘇的力量。
大部分經濟學家表示,目前的復蘇還過于低迷,無法解決歐元區存在的多重問題,包括仍在上升的債務水平、高失業、步履蹣跚的銀行業以及政局不穩等。
實際上歐洲經濟本身也難以實現足以徹底擺脫危機的經濟增速,還面臨著諸多限制,包括持續的緊縮措施、銀行貸款成本較高、失業率上升、家庭收入增長緩慢、企業產能依然較低且投資不足等。
經濟學家們認為1.1%的按年增速仍不足以壓低失業率,目前失業率達到12.1%的紀錄高位。若失業率維持高位,消費支出、企業銷售、政府預算以及銀行貸款質量將持續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