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店的一些貓膩也在影響著金價,上海一些金店的金飾品價格比其它地區的金飾品價格要高出一些,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金店是怎樣抬高金價的?最近,國家發改委對這5家金店開出了1009.37萬元的罰單,那么,這樣的罰單會不會對金店聯手做價產生警示的作用?能否讓消費者在將來的市場中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張鴻共同評論。
上海5家金店被罰1000萬!黃金價格有怎樣的貓膩?搶黃金的大媽是否很受傷?
昨天,國家發改委在財經頻道《對話》節目錄制現場,率先公布了對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反壟斷的調查結果和處罰決定,行業協會被處以最高50萬元罰款,5家金店被處以一年度相關銷售額1%的罰款,共計人民幣1009.37萬元。經查實,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組織老鳳祥銀樓,老廟,亞一,城隍珠寶,天寶龍鳳等金店通過商議制定,約定了黃金,鉑金飾品零售價的測算方式,測算公式和定價浮動幅度。隨后,這5家金店依據價格自律細則規定的測算公式,在規定的幅度范圍內制定公司黃金,鉑金飾品零售牌價,操縱黃金,鉑金飾品價格。
許昆林(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局長):不能組織本行業的企業從事反壟斷法禁止的壟斷行為。
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這個行為違反了我國反壟斷法第十六條規定,也就是行業協會不得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從事反壟斷法禁止的壟斷行為,而老鳳祥銀樓,老廟,亞一,城隍珠寶,天寶龍鳳5家金店,則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三條中的規定,也就是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固定或者變更銷售價。
張鴻:行業協會可以指導價格 甚至替代發改委了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它們在上海地區部分的操縱了金子價格,為什么?因為它背后有個推手,叫黃金飾品行業協會,上海地區所有金店銷售量的90%以上都歸這個行業協會管,你只要開金店,每年給我交幾萬塊錢,我就管著你。管著你以后,然后開會,甚至它要下文件、下通知,弄價格自律細則,規定只能在這個價格上下浮動一點,你要是不按照這個價格,那內部我們就要約談,就要處罰,行業協會是可以指導價格的,簡直替代發改委了。
罰款1000多萬,差不多是它一年利潤的1%,我覺得太少了,因為按反壟斷法的話,7月份,我看很多媒體報道,比如老鳳祥面對反壟斷調查,很有可能最高罰它25億,因為它年營業收入是250億,按照反壟斷法最高限額是10%,1%到10%,也就是說它將面臨最低2.5億到25億的罰款。但是上海執法部門表示,他們是按照上海部分的銷售收入的1%進行罰款,但是每一個黃金周,各地都有黃金大賣的一些新聞。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地區的黃金銷量是7.2億,而老鳳祥占上海地區銷量的將近一半,也就是說3個億左右,即便按照那7天的銷量,它也不止這300多萬。
馬光遠:這種地方性的執法有悖于反壟斷法的統一性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很多情況下,行業協會打著很多的旗號,比如說懇談會,以協會的名義座談,但目的又很純潔,說為了促進民族品牌,為了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等等。對這樣的行為,經濟學老鼻祖亞當斯密說的一針見血,他說這個行業巨頭之間的聚會,無論是喝喝茶,打打牌,喝喝咖啡,最終目的肯定以損害公眾的利益為收場。
所有國家的反壟斷法對價格的管制一般就管兩個,一,莫名其妙的降價,一下降到跌到成本價以下;二,聯合起來搞一個價格,無論是高價或者低價。從法律來講,你的目的是不純的,那么現在的金價是很公開的,那么為什么他們還要一塊來搞呢?他們沒事嗎?他們真的是維護市場秩序嗎?肯定不是,所以最終肯定是損害公眾的利益。我們的反壟斷法不是說分割的,不是上海、北京、天津的,它是全國統一的,而且執法機構也是全國統一的,所以這種以地方性來進行執法的話。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因為盡管我們整個規定來講,1%到10%,我們來再算這個帳,應該統一來,因為這個市場是一個統一市場,那上海這個市場是不是還會分閔行的,浦東的?這樣一弄那就更小了。所以我覺得反壟斷法必須統一,因為規定也是統一的。
張鴻:罰金遠遠低于預期 老鳳祥逆勢大漲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大媽本來可以被少套一點,但因為她買了貴的黃金,她就被多套了一點點,之所以大媽會很受傷,是因為這些企業受的傷有點少。黃金飾品行業協會旗下的這些金店,其實從2001年開始,媒體,包括執法部門就開始注意到這事,一直到反壟斷法出來以后,他們僅僅把行業自律價格變成了推薦價格,然后不再是正式行文,但是它內部還是形成了這樣一個價格的同盟。就是它也知道反壟斷法出來了,可能也知道自己違反了反壟斷法,但他公然還在執行著,為什么?因為它被罰的實在是太少了。如果我們今天按照上海市執法部門的說法,1%是因為按照上海的銷量,但我們倒推出來,老鳳祥一年在上海黃金銷量才三點幾個億,城隍廟和亞一金飾才2億,這簡直是對行業的侮辱,股民看出來了,所以今天消息一出來,老鳳祥的股票就往上漲。
我們要提防的其實是很多行業協會,它很可能不是行業自律的一個組織,它可能是一個自立的組織,就是為了利益,然后不惜自毀行業的長遠利益。
馬光遠:中國大媽炒黃金可能能戰勝華爾街的巨頭 卻戰勝不了我們的行業巨頭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事實上是所有的人都受傷,比如它們是幾家在一塊,人家是會員,老大在一塊商量事,我們幾個決定價格,那么損害其他沒參加人的價格,也就是幾個行業巨頭在一塊,對我們是有利益的,但對別的一些市場的參與者不見得有利益;第二,對老大媽來講,不論是定一個高價或者低價,最終的目的我是為了我,為了我以后獲得更高的利潤,就是壟斷利潤,所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巨頭,搞價格卡特爾,在一塊喝咖啡,最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最后懇談,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就是以損害消費者利益為結束。
打價格戰的目的是把別人擠出來以后再提高價格,然后維持一個高價格的目的是什么?維持大家的利益,損害消費者利益,所以中國老大媽在這次炒黃金的過程中面對的敵人很多,老大媽可能能夠戰勝華爾街的巨頭,卻戰勝不了我們的行業巨頭,這是我們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么行業巨頭為什么可以肆無忌憚的這么做?最根本的就是多年以來,從中國整個商業傳統來看,很多企業搞商會,搞行業協會,聯合會到一塊,主要目的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且很少受到懲罰。事實上從國際上看,美國、德國的反壟斷法,最高罰額都是你非法所得的三倍,這是很高的。在很多情況下,對價格卡特爾的懲罰力度在各國都很高,所以你在美國會看到說,兩個巨頭只要一起打高爾夫,被媒體發現以后,立即就完蛋了。
最終如果形成一個壟斷的格局,那整個合法的競爭秩序就沒了,所以最終損害的就是一個正常的市場經濟的競爭秩序。
張鴻:希望反壟斷的棒子以后能打老虎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想起這兩天傳的特別神奇的一個照片,就是北京的一個小區業主,在26層樓的樓頂蓋了一個別墅,很多人還以為就是那個小區的景點,但沒想到是一個違建,還蓋了6年。當然這個事離譜,但同樣今天我們談的這個事離譜在哪?就是一個行業協會在反壟斷法出來后的5年,它居然還用這種明文的辦法,一個行業規定的一個自律價格,公然形成這種價格的同盟,這是為什么呢?
在我看來,如果幾個企業在一塊壟斷價格,它應該接受的是三個層次的懲罰:一個就是它要賠償,因為消費者,比如說大媽多花了兩塊錢買這個黃金,那多出這兩塊錢怎么辦?你要先把這個多出的錢賠出來,所以現在我不知道這5家金店罰的這些錢是不是能趕上它這么多年掙的?因為這比價格同盟掙的那個錢,甚至可能九牛一毛都不到;第二是政府部門的罰款,才能真正到罰的這個層次,為什么微軟這些大公司在國外特別怕壟斷的懲罰。不光是政府、消費者告你,而且那個賠償可能你都沒法預期。
我希望棒子落下來的力度還要更大一點,因為現在看到的其實打的,很難說打的是老虎。你在這里壟斷是第一,它侵害消費者利益,第二,它限制了競爭,現在是在很多領域,你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所以這是絕對的壟斷。所以我希望反壟斷法還能打一些老虎。
馬光遠:中國缺乏市場經濟的傳統 行業巨頭對反壟斷法并不敏感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多年以來,因為中國事實上缺乏一個市場經濟的傳統,我們經常說反壟斷法是市場經濟的憲法,但是這個話有多少人能夠理解?我想并不是很多。特別是行業巨頭,比如90年代的時候,彩電價格的大戰,彩電巨頭之間一方面搞價格戰,另一方面大家還經常到一塊開會,開完會以后還發布一個公告,說我們形成一個價格的約定,這個東西一旦在美國,在歐盟,在日本,一看到這樣的約定,立即反壟斷部門就會盯上它,為什么?這是嚴重的價格卡特爾行為,嚴重違法,是不允許的。我們這么多年以來,我們看到的是什么?這樣的行為好像很正常。當年彩電價格形成同盟以后,沒有一家媒體譴責的。
如果形成價格同盟以后,誰得益,誰受損?這幾次,國家發改委從洋奶粉到白酒,到這一次黃金的這些巨頭之間,對它們的價格卡特爾行為進行巨額的罰款,進行罰單,這是事實上在為中國的反壟斷法給武裝上一個堅硬的牙齒,盡管可能罰的太少了。
事實上不僅僅在黃金領域,不僅僅在國家發改委處罰的領域,還有很多領域,特別是這幾年大家反響最大的藥品的價格,為什么價格這么高?大家剝開皮一看,有這樣的一些東西,再剝開皮一看,還有行賄,再剝開皮一看,幾個藥店之間,幾個生產藥廠之間還有一些約定,還有一些行業協會的約定。所以你看到的是什么呢?當一個價格最終形成以后,有一本書叫《價格的邏輯》,價格邏輯非常有意思,因為后面你一層皮一層皮地往外扒,你發現以后你的價格來自于何處?但有些價格是正常的,但有些價格不應該由你來承擔,行賄的成本,約定的一些高價,為什么9毛錢的藥到你手里變90塊錢?因為很多的邏輯是不合理,不合法的。
黃勇:反壟斷制度堪稱企業自由大憲章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競爭法中心主任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來講,反壟斷制度被堪稱為企業自由大憲章或者是經濟憲法,可以說在一個市場經濟國家來講,它的地位非常高。一旦違反了《反壟斷法》,它們所面臨的處罰也是非常嚴厲的。如果是相互競爭的企業,它們達成這種固定價格的行為、限定產量的行為,或者是達成分配地域的這種協議,都屬于核心卡特爾。在有些國家,比如在美國,甚至可能會招致刑事犯罪的處罰,他們還規定了,如果受到損害的當事人,可以提出三倍賠償的民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