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在第二季度搶購金飾,推動國內黃金消費觸及新高,這也表明普通消費者的市場影響力正日益增強。《華爾街日報》對中國黃金協會周一公布的數據進行計算得知,第二季度中國黃金需求同比增長逾一倍,至385.5噸,較第一季度創下的記錄水平高出20%。
分析師表示,黃金需求是受中國消費者所驅動,而被稱為“大媽”的女性消費者則是主力軍。分析師也指出,當金價下跌導致全球投資者拋售黃金之時,這類消費者幫助穩定了金價。
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也認為中國黃金零售需求在4月份金價大跌8%期間給金價提供了支撐。該協會將于周四公布其編制的第二季度數據,該數據往往與中國官方數據存在差異,但大趨勢是一致的。
在中國,低端黃金零售商通過低價以及將黃金作為保值工具的宣傳來吸引普通消費者。由于中國股市依然遠低于五年前高點,政府又限制其他投資選擇,因此這樣的說辭很有吸引力。
北京太陽金店副總經理焦光義說,在這一輪黃金投資熱中,年齡稍大的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所占的比例較高。他還說,4月中旬公司旗下店鋪由“大媽”消費群體推動的銷售額較平常月份增加了逾一倍。
消費者的購金熱或許可以幫助中國取得在黃金市場的定價權。此前,中國已采取了延長黃金期貨交易時間并放松商業銀行交易限制等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