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看中國]中國需提升價值鏈應對互聯網沖擊制造業
|
|
|
2013-07-23 作者:辛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日前刊文預計,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將為小規模創業者成為制造商提供可能,會對大規模制造業生產企業形成沖擊,中國在制造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因此面臨嚴重威脅。為此,中國需要迅速提升價值鏈,升級制造基地。文章題為《信貸危機或許并非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摘要如下: 目前,大家都在關注中國的經濟數據和未來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但是不管有些人是怎么想的,中國的信貸危機總會有結束的時候。本文將探討的是有可能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影響更加巨大的一個問題。沒有多少投資業內人士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在技術領域,這一點眾所周知。 這個問題就是,互聯網現在正改變著制造業,就像當年它改變了出版行業一樣。如今,只要能夠上網,并且擁有電腦上的制作工具,就可以成為一名制造商。這降低了入行的門檻,并讓眾多小規模創業者成為制造商。 這種轉變也許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大批小創業者的涌入已經引起大制造商的注意。處理大額訂單的大規模生產企業也會受到沖擊,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制造基地,正是受沖擊的對象。因為對于創業之初的制造商來說,與中國之間的大額訂單費用很高,而小額訂單又涉及到高昂的運費,這都是它們不想要的。它們可能會尋找距離自己更近的更靈活的供應商。這意味著中國在制造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會面臨嚴重威脅,而且這種局面很快就會到來。 技術類雜志《連線》月刊的前總編克里斯·安德森認為,技術領域發生的改變將是推動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他在《創客:新工業革命》一書中堅定地認為,數字革命將超越電腦世界,進入由實物構成的現實世界,并帶來巨大的影響。“過去的10年都是在網上去發現新的創造、發明和合作方式。下一個10年將是把這些經驗運用到現實世界中的時候了。……未來的創業者和發明家不再需要為了將自己的想法投入生產而任由大公司擺布了。” 安德森將互聯網時代視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由于網絡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人們或許會對這樣的看法持懷疑態度。不過安德森說的其實是網絡在現實世界的應用。 我基本上贊同安德森關于互聯網在改變制造業領域這一觀點。而且如果這種看法是正確的,有必要思考一下這種局面將帶來的影響: 首先,就像今天大家都是博主一樣,明天大家都將成為制造商。供應的商品會大量涌入這個領域。每個能工巧匠和發明者現在都有了自由發揮的工具。 其次,大型制造企業會不可避免地失去很大一塊市場份額。它們將不得不適應迅速變化的環境。 再次,這會讓有創意的產品極大豐富。消費者會從這一選擇中得到好處,中低端商品的價格會出現下降。 最后,制造業供應鏈會出現重大改變。小生產商每個批次的產量會比較小,它們會按需生產,而且它們顯然希望降低成本,比如說運費。 中國一直依賴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勞動力將商品主要銷往發達國家,幾十年來,這樣的商業模式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運轉。但是如果安德森是正確的,那么這種局面將會發生改變。這會讓包括運費在內的其他成本變得更加重要。這樣一來,地理位置就顯得至關重要。 所有這些都表明,可能會有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從中國轉移至發達國家和這些發達國家的鄰國。 那么中國能做些什么?我認為中國需要迅速升級制造基地。用經濟術語來說,就是提升價值鏈。 中國需要作出重大的改變,如小創業者需要在稅費等方面得到更多鼓勵;需要修改法律體系來增加競爭;在證照發放方面更加透明規范,為制造商的經營活動提供安全保障;改革教育體制,鼓勵創新和創造性思維。 圍繞中國未來改革進行的討論大多關注消費問題,但是要向消費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制造業仍將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如果像我所認為的那樣,中國在制造領域的主導地位很快會面臨威脅,那么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遠比現在要大的重視。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