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17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參加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時所做的三份發言。發言傳遞出當前經濟形勢下我國財政宏觀調控以及下一步財稅改革如何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向。
今年不會出臺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
樓繼偉在參加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經濟對話專題會議時發表主旨演講指出,針對當前經濟形勢,今年中國不會出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會在保持財政赤字總規模不變的前提下,著眼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做一些政策微調。更多精力將用于推動下一輪財稅改革。
他表示,今年將更大力度調整支出結構。中央政府各部門一般性支出縮減5%。除工資外,包括對地方轉移支付在內的其他經費都要削減。同時將出臺減稅措施,更好促進就業。
對于新一輪財稅改革的總體方向,樓繼偉指出,主要是調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責任,適當增加中央政府的支出責任,保障市場更加統一、公平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全國均等化;完善稅收制度,構建地方稅體系。重點推進增值稅實現完全轉型,將增值稅推廣到全部服務業,把不動產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這項工作預計在一兩年內完成,預計減稅9000億元左右。
此外,還將加快預算制度改革,健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改革養老、醫療體制,使其更有可持續性。
“毫無疑問,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將成為新形勢下中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點和突破口。”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說。
多項政策發力優化能源結構
當前中國正致力于調整能源結構,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財稅政策在其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
樓繼偉在參加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能源安全小范圍特別會議時指出,將通過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完善消費稅、支持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等多項財稅舉措,更好地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2011年月11月1日,原油和天然氣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在全國范圍內推開。今年1月1日起,我國又在部分地區實施了部分金屬和非金屬礦資源稅改革。樓繼偉表示,下一步將研究把煤炭等資源品目逐步納入從價計征范圍,并適當提高稅負水平。
此外,他指出,財政部將繼續研究合理調整和完善消費稅制度。支持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近期重點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還將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從銷售電量中征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對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高成本給予適當補貼,促進能源結構優化。
“能源價格改革最根本的是要進行財稅改革。”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建議,要以合理的財稅制度促進能源價格市場化,而不是通過人為壓低能源價格來補貼企業和居民生產生活中的能源消費。樓繼偉提出的上述措施都是改革所必需的,希望監管層盡快推出相關改革具體的時間表。
考慮開征環境保護稅應對氣候變化
隨著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凸顯,氣候治理已成為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
樓繼偉在參加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氣候變化小范圍特別會議時表示,中國已初步構建了一整套有利于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稅政政策體系。下一步將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先選擇防治任務繁重、技術標準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再逐步擴大征收范圍。其中,二氧化碳是考慮適時征收的稅目之一。
樓繼偉還指出,將加快資源環境制度創新,深化礦產資源有償使用改革,完善污水處理和排污收費制度,穩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努力構建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長效機制。
同時,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探索建立跨流域、跨地區生態補償機制;強化政府綠色采購,不斷擴大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品采購規模;繼續支持節能減排活動,并積極參與氣候變化能源國際合作。
林伯強認為,通過征收環境保護稅等財稅手段來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抑制對傳統能源的需求,同時加大對新能源的補貼和支持力度,刺激企業擴大生產、提高競爭力。這也是財政政策應對氣候變化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