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拉菲在中國葡萄酒市場走下神壇后,其價格一跌再跌,2013年初的價格更是只有其高峰時的“半價”左右,慘遭腰斬。不過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的霉運還不算完,今年6月5日,中國商務部正式確認將對歐盟葡萄酒實施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程序,自此之后商家在進貨時明顯失去了以往的瀟灑,漲價風波使得不少人對法國葡萄酒大失信心。這次”雙反“調查也使得2013年上半年風風火火的國內葡萄酒市場徹底進入調整期,歐盟葡萄酒如何度過“瓶頸”,國產酒能否逆襲而上,答案終將揭曉。
年初葡萄酒市場火速升溫
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國已經成為波爾多地區最大的葡萄酒進口國。目前歐美市場依然受到經濟危機影響而導致出口受阻,此消彼長,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紅火無疑讓中國成為整個波爾多乃至世界葡萄酒行業千盼萬望的大救星。然后進口葡萄酒火熱的背后,是國產酒舉步維艱的困境,據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進口葡萄酒種類的不斷增加,進口酒正加快侵入國內中低端市場的步伐,而這些市場恰恰是國產酒的大本營,一旦侵入成功,意味著未來2-3年時間,中國國產葡萄酒的價格優勢將遭到進口葡萄酒的完全吞噬。
目前中國葡萄酒的消費結構上看,進口葡萄酒依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國葡萄酒市場份額約300億元,進口葡萄酒約占市場的40%。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年,進口葡萄酒在中國葡萄酒消費的份額,很可能提高到50%。到2017年中國葡萄酒市場消費能力將達到28-30億升,消費總額翻番,有望超過900億元人民幣。
此外,雖然中國的葡萄酒市場仍然集中于一線,如北京、上海等城市,但這些城市的葡萄酒市場已經逐漸飽和,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小,葡萄酒向二三線城市發展將成為必然的趨勢。如長沙、成都等地已成為吸引國外葡萄酒企業的重要戰略據點,二三線城市將是未來葡萄酒消費新的增長點。
在爆發式增長之下,中國葡萄酒市場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葡萄酒進口量的持續走高便是最佳佐證。因為市場和消費迅速增長,從去年開始,我國已經躋身于世界八大葡萄酒消費國之列。由此可見,中國市場所存在的巨大潛力,使西方各大葡萄酒生產國拼力相爭,積極擴大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希望能在市場成長初期占據先機。
3月波爾多期酒發布 一路下跌慘淡收場
今年初,2012年波爾多期酒如期發布,不過與2011年份相比,344款波爾多2012年份期酒平均降價7.6%。其中5大名莊平均降幅高達33%,雖一路下跌,但成交量極其慘淡。
如今復盤2012年份期酒,多數經銷商認為兩大因素使其遭遇滑鐵盧式潰敗,一是降價幅度太小,二是市場上產品太多。波爾多酒商手中存貨太多,這使得2/3的2012年份期酒無法銷售,同時2010和2011年份也大量積壓。
多數評論家認為,中、英、美等國的期酒買家已經對波爾多失去了興趣,無論是美國還是世界其它地區的投資者,均認為2012年份不值得投資。以往經常扮演人傻錢多的中國投資者,面對今年的期酒市場淡定的選擇了觀望。”
此外,亞洲零售商們也表現得非常老道,據悉今年亞洲客戶表現得非常謹慎,一直等到待整個年份的價格都發布結束、期酒銷售接近尾聲時才下單,這種情況還是頭一回發生。而往年波爾多期酒的最大客戶——法國超市業顯然也沒有成為消化存貨的主力軍。據環球時報報道,“我們今年的購買量肯定下降了,這主要是由于價格雖然下降了,但還不夠低。”
法國著名超市集團Leclerc葡萄酒采購總監Didier
Coustou說。該超市在2009和2010兩個年份均投入3000萬歐元采購期酒,“今年很多行業都不景氣,而今年的期酒價格也過高。”
6月“雙反”調查開始 國產酒迎逆襲良機
6月5日,中國商務部稱,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的有關規定,決定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7月2日,
商務部正式立案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指出,本次調查是由中國葡萄酒產業向商務部正式提出申請,經審查滿足立案條件后,商務部依法決定立案并進行調查的。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指出,有充分證據表明,歐盟為葡萄酒產業提供了大量補貼。一旦商務部調查證實,將會對進口葡萄酒進行制裁,其中最受沖擊的當屬法國葡萄酒,而國產葡萄酒或將再次迎來發展契機。
分析人士指出,“雙反”政策將對歐盟葡萄酒業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其中世界上第一大葡萄酒生產國的法國受影響最大。業內人士反映,“其實葡萄酒行業協會去年就已提交了調查申請,但沒有得到商務部的批復。如今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對葡萄酒行業進行‘雙反’調查,頗具深意。”
相比進口酒商,商務部將對歐盟葡萄酒進行“雙反”的傳聞甚囂塵上開始,國產葡萄酒股集體“狂歡”,當天即漲停,其中張裕A、中葡股份兩只股票漲勢最為迅猛。
近年來,隨著進口關稅下降和進口葡萄酒種類不斷增加,進口葡萄酒從高端區逐步向中低端發展,給原本以此為大本營的國產葡萄酒帶來強烈的沖擊,行業內多數葡萄酒企業都難以擺脫業績下滑的命運。
此次商務部進行“雙反”措施或將穩定住國產葡萄酒岌岌可危的市場,不過行業內人士同時也指出,日后葡萄酒行業的發展趨勢,仍將由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來判斷。目前在我國市場上,相同價位的國產葡萄酒在品質上較國際同類產品仍有較大差距,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雖然對國內企業來講是利好,但國內葡萄酒企業提高自身產品品質和競爭力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