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公司股東高管出手增持 產業資本看好前景顯示信心
股市連日大跌,深振業A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趕緊“抓住時機”,出手增持自家股份,6月25日合計增持490萬股,并拋出了未來12個月擬累計增持2%的計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增持后,深圳市國資委及遠致投資分別持有公司股份2.74億股、1.3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291%、10.072%,合計共持有公司股份4.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363%。
市值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通過增持或減持股份贏取市場主動。股市連連下挫,股價持續走低,對一般股民來說,不是好消息;但是對想有作為、想保持股價于較高位置、想增強控股權力的大股東而言,無疑是機會。在這種持續大跌的背景之下,多家公司發布增持公告引人注目。繼東方銀星、科力遠、海虹控股等多家公司發布增持公告后,又有東百集團、恒立油缸、TCL集團等多家公司發布了股東和高管增持的公告。部分公司股東和高管出手增持,一定程度上顯示了產業資本對這些公司的信心。投資者不妨對這類股票予以關注。
多家上市公司投身“高利貸” 有錢不知投何處試水金融
一邊是銀行間資金緊缺,同業拆借利率飆升,另一邊卻是上市公司的資金無處可去,轉投委托貸款、理財產品。面對流動性緊張,多家上市公司變身金融“掮客”。在銀行信貸收緊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通過高息委托貸款賺取了豐厚的收益。據報道,龍源電力、華電能源、美爾雅、亞通股份、陜鼓動力、杭鍋股份、陽光城、雙良節能、九龍山等多家公司近日均發布了委托貸款公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110家公司發布了委托貸款公告,合計金額約200億元,貸款年利率大多分布在7%-12%之間,其中委托貸款年利率超過10%的公司多達53家。
一方面錢緊,一方面資金無處可去。不少上市公司把資金用于放高利貸,也許是無奈之舉。這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實體經濟的困境。多數產業產能過剩,壟斷型行業門檻高難以進入,怎么辦?資本不能閑置,要盈利,要增值,只好放高利貸——行商逐利無可指摘,但也需要想一想,究竟怎樣的投資才算“物有所值”。或許,這也暴露了產業結構的不合理。
借殼為融資更要開拓發展 華數傳媒股價盈利均大漲
2012年10月19日,華數傳媒成功借殼*ST嘉瑞登陸深交所,由于不設漲跌幅限制,當日其股價遭爆炒,以目前的股價計算,漲幅已達13倍。另外,上市后的財報數據顯示,華數傳媒的盈利情況較為穩定。2012年華數傳媒凈利潤約為1.75億元,同比增長46.4%;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379.43萬元,同比增長40.46%;2013年上半年預計盈利1.13億元-1.21億元,同比預增40%-50%。
借殼上市,在資本市場里屬于常見的行為。無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國家,借殼上市是利是弊都有爭議。只不過,在我們的市場里由于行為不規范、市場規則不明朗司空見慣,導致借殼上市疑點重重,非議多多。在IPO暫停的狀況下,想上市融資似乎除此之外已經無路可走。殼資源成了稀缺物,價格一漲再漲。從華數傳媒的案例看,上市本身并不是全部,而關鍵是看借殼后是否真的有助于企業發展和擴張。監管部門不妨用較長時間跟蹤借殼上市公司,看看是圈錢為上,還是發展為上。
知名中藥企業產品被質疑 農藥殘留超歐盟標準百倍
據報道,綠色和平組織發布調查報告稱,其購自同仁堂、云南白藥、天士力、九芝堂等九家品牌藥店的多種常用中藥材,超過七成被檢測出含有多種農藥殘留。第三方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共計65個樣本中,有48個發現農藥殘留,占樣本比率為74%。甲拌磷、克百威、甲胺磷、氟蟲腈、涕滅威、滅線磷等六種農藥為禁止在中藥材上使用的品種,但是在當歸、枸杞、金銀花等共計26個樣品中檢出含一種以上。除氟蟲腈為2009年被禁止使用外,其余農藥已被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長達10年以上。
由于涉事公司尚未回應,有關管理部門也暫未發聲,我們還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或嚴重程度。本來,中藥是否科學引發的爭議不斷,這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而中藥本身的原材料生產,需要大量的“西藥”——農藥來保駕護航,這真是一個悖論。希望農藥殘留嚴重超標不是真的,但經驗一再提醒,不能忽視惡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食品和藥品雖然屢屢治理,但收效并不顯著。我們希望涉事企業和監管部門盡快給與回答,盡快消除公眾疑慮,也讓投資者盡快了解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