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稞酒文化廣場 |
互助位于青海省東部農業區,是傳統的農業大縣。今年年初,互助縣還獲得了由農業部表彰的2012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俗話說,無工不富,作為農業大縣的互助也曾走過一段工業強縣的路子,并為此走過一段彎路,大量的高污染項目使這個“七彩之鄉”的環境深受其害。痛定思痛,經歷了艱難的爬坡和轉型階段,發展綠色產業成為互助強縣富民的必然選擇。
就是犧牲GDP的增長也堅決不要污染企業
互助縣經濟商務局副局長包廣泰介紹,上世紀90年代前后,互助縣的企業全部是國企,兩家水泥廠,一家酒廠,一家農機修造廠,兩家煤礦,還有硫鐵礦、造紙廠、玻璃廠等,都是小企業。后來,先后引進了外資民營的碳化硅廠以及金圓水泥廠等企業。到2007年,沙塘川變成了一個工業集聚地,十幾家企業全都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
互助人都記得,那些年高能耗產業發展很快,有一組數字可以說明,2000年高能耗產業僅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0%,到2007年這個數字飛漲到50%。
“互助有三個變電所,電力方面有優勢。”但同時,大量高污染項目使周邊環境深受其害。“都是開放式的,煙塵無組織排放,老百姓反映強烈。”
2007年開始,互助開始對兩高項目進行限制,不再新批,2010年下決心對舊有項目全部關停。原來十幾個本打算進行搬遷的“兩高一資”項目,也下決心進行淘汰和整合。目前,沙塘川原有的6家碳化硅廠已關閉了4家,另兩家正在進行環保改造,待改造成功后才能恢復生產;5家鐵合金廠進行整合重組,要求環保必須達標才能運行;位于北山森林公園附近的金圓水泥廠,投資5000萬元進行徹底的環保改造,打造成園林式工廠,進行綠化亮化。
經過艱難的爬坡和轉型階段,發展綠色產業成為互助強縣富民的必然選擇,目標也從過去的工業大縣調整為“綠色產業強縣”,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消耗、高產出的產業成為互助發展經濟的共識。
“就是犧牲GDP的增長,也堅決不要污染企業。”互助縣縣長李青川說。
高新科技產業園區主打綠色品牌
以低碳、循環、綠色、生態為發展方向,互助正加快新型工業集聚發展。在縣城安定河以東,正在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的綠色產業園區,這個園區以青稞酒產業為龍頭,發展青稞酒加工、油菜枸杞深加工、中藏藥加工、原料儲備庫等項目建設,逐步建設成為集青稞酒生產、高原綠色食品加工、生物醫藥加工和民族旅游工藝品生產于一體的高新科技產業園區。
說到互助,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青稞酒。顧名思義,青稞酒是用青稞這種糧食作物釀造的。不難想象,過去的互助境內,應該是青稞的海洋。的確,到上世紀80年代,青稞仍是互助的主要作物之一,人們家里吃的也多是看上去黑乎乎的青稞面饃饃。
青稞酒是互助的支柱產業,在上世紀80年代末時,僅青稞酒一項產值占到全地區經濟的70%,互助一個縣的生產總值占海東地區的80%。作為園區主導產業,互助縣在綠色產業園區內劃出3000畝地,用于建設年產5萬噸青稞原酒生產線,目標是在10年內打造成百億元青稞酒產業。目前已建成青稞酒研發及檢測中心,還有物流庫。
位于縣城的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自投資金4.8億元建設青稞酒擴能改造項目,投資6000萬元建設天佑德酒文化廣場,用以開展體驗酒文化和釀酒工業旅游相結合。縣里還引進了三江泉液酒業有限公司,年加工500噸枸杞生產線,進行枸杞深加工,每年可生產枸杞濃縮汁1000噸,白刺果濃縮汁1000噸,枸杞黃酮10噸,枸杞多糖20噸。
發展有機農產品形成完整產業鏈
青藏高原是凈土、凈水,污染小,水源水質好,于是旅游、生物制藥、有機食品加工業成為互助除特色產業之外著力打造的三大產業。農業示范園區被科技部確定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之后又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互助縣發展改革局局長周續邦介紹,上世紀80年代前,互助縣主要有六大作物:小麥、油菜、洋芋、蠶豆、青稞、豌豆,但產量都較低。到80年代后實施配方施肥才提高了產量。90年代起開始發展經濟作物,雜交油菜、脫毒馬鈴薯等,從試種到大面積推廣,至今,全縣有38萬畝洋芋、30萬畝油菜。油菜籽用來榨油,每到豐收季節,四里八鄉菜籽油飄香,有六成的農戶農業主要收入靠菜子油。去年縣里引進了幾條菜子油的生產線,在沙塘川建設20萬噸油脂加工廠,還引進了中儲糧蘭州分公司建設年加工15萬噸油菜籽生產線及儲油罐設施,規模化發展勢頭迅猛。
互助縣綠色產業園區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朱生鵬說,農民先種有機的青稞,把青稞拿到酒廠造酒,產生的酒糟可以養牛羊、喂豬,牛羊豬的糞便加工后又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可以用來生產有機農產品。這樣就是一個完整的鏈條。同樣,新鮮的蔬菜可以進超市,肉類可以進行深加工,比如互助有名的八眉豬,肉可以做保鮮肉,也可以做火腿、灌腸,這樣就延長了產業鏈,增加了附加值。
全力打造“中國土族·彩虹故鄉”品牌
互助一直是青海省的旅游大縣,但旅游大而不強的問題逐漸凸顯,一直留不住人是制約互助旅游做大做強的瓶頸因素。
縣長李青川說,要抓住互助被確定為欠發達地區國家級旅游休閑度假試驗區的機遇,圍繞“傳奇王國、鄉村夏都、浪漫酒城、彩虹故鄉”的定位,全力打造“中國土族·彩虹故鄉”品牌。
“還要在如何提升旅游的質量和效益上下工夫,緊緊圍繞吃住行游購娛這旅游的六大要素,積極挖掘歷史文化、傳統文化、生態景觀、土族民俗和宗教文化等旅游資源,加大旅游招商引資步伐。”
李青川介紹,已經引進了一些好項目,如五星級酒店、演藝中心、高爾夫球場、彩虹部落、吐谷渾大營;互助的王牌景區北山森林公園要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發展森林旅游,自駕游,別墅式賓館等;同時大力發展旅游配套設施,利用境內冰糖玉資源開發旅游商品、紀念品等,以特色吸引游客,以特色留住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