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間市場持續上演近20天的“錢荒”現象,目前并未出現明顯緩解的跡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盡管本周初隔夜拆借利率從此前的10%大幅回落,但近兩日卻再次反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9日,銀行間市場隔夜拆借利率上漲467個基點至10.3%,再度回到歷史高位。
同樣反映銀行間市場資金狀況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各品種當日也重拾升勢,Shibor隔夜拆借利率一改周一大跌215.5個基點的頹勢,19日大漲206.4個基點,達到7.66。
何以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持續凈投放的同時,銀行間市場卻上演出今年以來罕見的“錢荒”現象?分析人士認為,外匯占款增量的持續減少、前期的集中繳稅,以及央行流動性調控趨緊,是近期銀行系統持續“錢荒”的主要推手,考慮到外匯占款在今后幾個月里將出現縮量增長,未來一段時間國內資金面仍難言樂觀。
“季節因素上來看,四、五月是企業納稅的高峰期;同時銀行紛紛準備六月底的半年度檢查,在拆借市場上變得謹慎。投機因素來看,政府打壓出口造假,借外債買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套利交易戛然而止,游資流入出現放緩,直接減少了人民幣的流動性。”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解釋說。
“5月份外管局發文要求加強外匯管理,使得通過虛假貿易外匯套利難度加大,也使得銀行在6月底前要多購匯或少結匯以達到外管局要求,均會使外匯占款數據快速下降。”華泰證券研究員郭春燕解釋說。
此外,近期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與1年期NDF(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差距擴大,海外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外匯套利空間將收窄,這也會使得熱錢進入動力下降,從而導致外匯占款增速放緩。
專家認為,導致近期流動性偏緊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5月份高達4633億元的財政繳款,其與熱錢流入放緩形成疊加,放大了對市場的沖擊。
另外,央行流動性調控力度始終不松動,則是當前貨幣市場利率水平居高不下的又一誘因。此前在利率水平出現上揚時市場曾普遍預計,隔夜拆借利率峰值不會超過6%,央行在端午節后很快會有所行動。但隨著隔夜拆借利率的再度反彈,市場有關央行大力投放貨幣的預測逐步落空,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情緒。
目前,資金緊張局面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個月,利率之高、時間之長,均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錢荒”現象何時得以緩解,也成為市場的疑問。而瑞銀證券、申銀萬國證券等多家機構均預期,7月中旬之前資金面情況仍難言樂觀。
“由于臨近半年末,資金的需求還會繼續增加,短期內資金面將依然偏緊。”申銀萬國分析師屈慶認為,除非后期央行通過逆回購甚至降準來主動釋放流動性,否則流動性緊張的態勢恐難明顯改善。
由于7月份市場還將迎來3000億元左右的財政繳款繳稅事件,此外市場預計6月份的外匯占款增量不會出現明顯反彈,資金面趨緊的概率仍然較大。“除了資金面總量緊張外,臨近半年末理財產品到期所引發的資金結構性緊張也值得金融機構關注。”屈慶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