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日將發布5月主要經濟數據。根據此前多方預測,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雖然肯定繼續同比負增長,但是增速將有所放緩,預計同比增長-2.5%左右。隨著國際市場流動性增強,國內經濟復蘇勢頭延續,未來PPI將緩慢回升,此前有人預警的工業領域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性并不大。
從已經發布的預測來看,市場基本預期5月PPI的同比增幅落于-2.5%至-2.6%區間內。如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就稱:5月國際油價基本企穩,均值較4月略有上升,不過CRB(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數)中的金屬和工業現貨指數仍有小幅下降。商務部重點監測4月前三周國內生產資料價格一周上升兩周下降:能源價格跌幅收窄,橡膠價格略有上升,有色金屬與建材價格基本企穩,礦產品價格跌幅擴大。同時,4月國內制造業PMI(采購經理人指數)中的購進價格指數大幅回落至40.1%,前期工業生產與消費數據表現也均弱于預期,說明5月PPI仍有下行壓力。綜合預計,5月PPI環比仍然為負,但幅度較4月收窄,考慮到翹尾因素回升0.4個百分點,測算PPI同比約為-2.5%。
長江證券分析師鄧二勇也表示,5月PPI較4月有所穩定。各生資產品價格形成震蕩格局,整體來說還是供給充裕、需求不足的大環境。相比較而言,化工和有色金屬的表現相對強勢,而礦產品、鋼材則仍屬于價格下行的重災區。“我們預計5月PPI環比為-0.2%,折合同比依靠基數效應抬升至于-2.5%。”
從多方展望來看,后期PPI的增長情況有望改善。唐建偉表示,當前外部經濟呈現周期性回暖,短期內輸入性通脹和通縮壓力均不大,國內經濟回升放緩將是PPI持續弱勢的主因。年內PPI的回升幅度也取決于國內經濟表現,預計隨著經濟的企穩,PPI將緩慢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