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促進經濟轉型的改革,主要是推進財稅、金融、投融資、價格、統籌城鄉、科技等改革
●加快促進民生改善的改革,主要是推進醫藥衛生、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環保監管和生態補償等方面的改革
●加快促進社會公正的改革,構建保障各類企業平等競爭和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制度環境
●加快釋放市場主體活力的改革,主要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國務院近日批轉了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24日全文公布,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
《意見》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突出了改革重點,部署了四個方面的改革。一是加快促進經濟轉型的改革,主要是推進財稅、金融、投融資、價格、統籌城鄉、科技等改革,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提供體制保障;二是加快促進民生改善的改革,主要是推進醫藥衛生、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環保監管和生態補償等方面的改革,織就覆蓋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網”,補上短板,兜住底線,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加快促進社會公正的改革,構建保障各類企業平等競爭和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制度環境,守護社會公正,努力使人人能夠享有平等機會;四是加快釋放市場主體活力的改革,主要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第二,體現了年度特點,《意見》提出的改革任務,都是當年能夠實施或者能夠啟動的改革事項。第三,具有可操作性,《意見》對改革任務的選擇,充分考慮了改革的推進條件、方案的成熟程度和出臺時機。
該負責人說,房產稅經過多年調查研究,已經在上海、重慶進行了試點,現在正在考慮擇機擴大試點范圍,今年會有具體動作。2011年1月,上海、重慶開始進行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的改革試點。
《意見》還提出,建立健全覆蓋全部國有企業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這位負責人解釋說,現在一方面要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的上交比例、逐步擴大范圍,另一方面要逐步提高上交的國有資本收益用于社會保障等公共支出的比例。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金融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包括穩步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建立健全市場基準利率體系等。
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年要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建立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研究推動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
該負責人說,制定城鎮化發展規劃十分重要,目前正由發展改革委牽頭、有關部門參加,按照“十二五”規劃制定城鎮化發展規劃,年內會出臺。
《意見》還提出,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轉移人口情況,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統籌推進相關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將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到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