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一個月內,國務院三次強調簡政放權。據報道,3月28日對外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明確了國務院職能轉變各項任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后,機構改革進入“加速期”。4月24日和5月6日,國務院兩次召開常務會議決定繼續強力推進改革落實,分別決定取消和下放71項、62項行政審批事項。5月13日上午,國務院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工作。
不少網民認為,眼下,中國經濟面臨很多過去從未遇過的矛盾和挑戰,迫切需要“簡政放權”,為企業松綁,向市場放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自我革命”,難度不小。期待有關部門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自覺行動,并且建立相關機制來徹底推行,絕不能“換湯不換藥”、明放暗不放。
為“簡政放權”叫好
署名“魯政委”的微博認為,為減速叫好,為“簡政放權”“亂世重典”叫好。沒有經濟減速,我們都會覺得政府強干預是無可比擬的優勢,甚至洋人都來諂媚羨慕,減速才能使我們對“咸豬手”有斷腕的決心,才能實現簡政放權!放權不是不管而是要把該管的管理到位,對此前該管未管世道已經亂的用重典!
網民“爵爺Buick”認為,希望簡政放權能落到實處,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實惠。
網民“北其村”認為,重要的是放權給市場,還要防止玻璃門。放權這事做起來并不簡單。
網民“股市駿馬”認為,市場的事情市場解決,政府現在要轉變為服務型政府。雖任重道遠,方向非常正確。
“有效政府”一定是“有限政府”
署名“評論員楊禹”的微博認為,一個懂得“克制”的政府才擁有權威。國務院開會部署職能轉變,今年關鍵是用簡政放權穩增長。一個“有效政府”,一定是一個“有限政府”。中央政府部門過去愛拿放大鏡,今后要多拿望遠鏡。地方干部不僅要忙出“兩頭汗”,還要貼近服務,跑出“兩腳泥”來。
網民“意琪堯玳煥”認為,有限政府必須成為有效政府,前提是廉潔。但“有限”不等同于“無為而治”。
網民“邊角兒1”認為,簡政放權,責任明確、任務分擔,更有利于實行有效管理,有效地避免抓而不緊、鞭長莫及的現象。
關鍵在落實
網民“yhm1_31746”認為,中央政府宏觀管理,地方政府貼近服務,這信號太好了!關鍵是如何建立機制來推行,從上對下的考核要因此來調整。
網民“長春能見度”認為,簡政放權就是讓政府職能部門從人財物的“臃腫”回到“瘦身”,從權力的“越位、錯位”回到“歸位”。簡政放權必須自上而下,從體制、機制和制度上下手解決。
網民“凱恩斯”認為,政府別把手伸的太長,能不管的都不應該管,希望真正把權利關進籠子,鐵籠子,別是紙籠子。網民“飄逸的云”認為,簡政放權、政府“瘦身”,讓社會組織、社會機構承擔更多,才是正道。從方案出臺,到如今再談簡政放權,落實是關鍵。
網民“美行天下”認為,簡政放權看似容易,做起來很難,因為其中涉及很多利益關系。不過,不怕事情有多難,就怕決心和信心不足。網民“慧皓聰月”認為,簡政放權很好,只是擔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