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受困于高不良貸款率,民營企業對于投資溫州銀行卻熱情不減。
民間借貸危機影響持續
溫州銀行近期有點“煩”,該行年報顯示,2012年末其不良率從2011年的0.98%上升至1.35%,撥備覆蓋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下滑。截至去年底,溫州銀行共有78家分支機構,多數位于受民間借貸、鋼貿和聯保等問題困擾的浙江地區。
接近溫州銀行董事會的一位資深溫州金融界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由于經濟增速放緩、民間借貸沖擊導致的不良貸款上升情況在浙江地區相當普遍,沒有一家銀行免受波及,許多上市銀行的年報也紛紛提到該區域的不良貸款問題。
該人士稱,由于及時采取了相關措施,溫州銀行去年底的不良率水平已比平均水平略好。溫州銀行董事長邢增福在今年3月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該行去年末不良率比溫州同業平均水平低2.4個百分點。
但上述人士同時坦言,雖然今年溫州出口外貿有所好轉,經濟也有回暖趨勢,但由于不良貸款產生的滯后特點,預計今年溫州地區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情況仍難言樂觀。“貸款違約訴訟、核銷不良貸款等程序都需要時間,即使新不良貸款生成放緩,余額仍會慣性上升。”他說。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溫州的經濟形勢則更悲觀,他對記者表示,民間借貸危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溫州中小企業的經營情況仍然不容樂觀。
不過,溫州銀行則繼續強調其對中小企業的支持。記者從該行了解到,該行約有80%貸款均投向了中小企業和個人,其中小企業貸款占企業貸款比重超50%,而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速也大大超過全行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溫州銀行股權仍受熱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具備金改概念,高不良率的現實并未改變投資者對溫州銀行前景的看好。
2012年6月,溫州商人陳承守創立的地產企業新明集團以溢價5800萬元、總4.4億元的價格,從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手中競得溫州銀行7.09%的股權,并創出地方商業銀行股份轉讓價格的新高;同年9月,溫州銀行啟動配股增發,募集資金6.6億元;時隔3月該行又發行次級債,募資12億元。近期溫州銀行又表示,今年計劃向優強溫商企業推出定向增發,共7.8億股。
近期,曾在去年參加過溫州銀行股份競拍的某知名溫商地產企業公開表示,擬動用數億元資金入股溫州銀行。該企業認為,溫州銀行作為溫州地區具有一定規模和品牌的城商行,在溫州金改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并分享金改政策紅利。據了解,此次增資擴股仍在等待監管部門的最終批復。
資本渴求的背后則是溫州銀行的迅速擴張,該行去年以來加大布局上海及省內網點的步伐,先后在上海、杭州、寧波、麗水等地增開分、支行。
“近年來溫州銀行密集增資擴股,在全國城商行中比較罕見,但放在金改的大背景下就容易理解了。”前述接近溫州銀行董事會的人士稱。
去年11月,浙江省政府制定的“溫州金改12條”里提到,要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推動溫州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上市融資。
“銀行業畢竟是壟斷行業,雖然有不良貸款風險,但相對于其高盈利能力來說可以忽略,是最具投資吸引力的行業之一。”周德文說。
周德文稱,過去民營資本想進入銀行業卻受到各種限制,現在溫州金改開了一個口子,政府支持民資入股銀行,對等地支持民營企業,在此背景下,溫州銀行作為本地唯一的城商行,又為溫州人所熟悉,自然引來眾多投資者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