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步入“后馬蔚華時代”已成定局。不出意外,今年6月被市場認為“低調、改革派”的田惠宇將接任馬蔚華成為招行新一任行長,國際化視野、零售業務強項以及對市場的遠見和判斷力或許是他能入主招行的重要原因。配合招行“二次轉型”,馬蔚華當前正在極力推進的“大零售”和“兩小”業務能否持續推進,招行能否繼續領跑股份行等,備受市場關注。
田惠宇的挑戰是,馬蔚華離去對招行的影響。招行的挑戰則是,低調改革派田惠宇的到來,能否持續領跑于股份行?
馬蔚華因年齡原因卸任
昨晚,記者終于等來了招行總行發來的一份名為《招商銀行啟動新老交替》的文件。寥寥百余字,簡要寫著“招行正式宣布馬蔚華卸任總行黨委書記,由田惠宇接任”。
這也意味著,田惠宇將成為馬蔚華接班人,隨后帶領招商銀行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由于招行大股東招商局集團屬于央企,按照慣例,田惠宇在接任招行總行黨委書記之后,接任行長一職仍需招行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表決通過。
對于馬蔚華卸任的原因,招行發來的文件中稱“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招商銀行主要領導職務”。現年65歲的招行行長馬蔚華,本屆任期到今年6月將期滿,已到退休年齡。
而對于馬蔚華與招行未來的關系,此前也早有安排。在3月下旬招行公告中,馬蔚華被列為候選執行董事,待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后,馬蔚華將以執行董事身份參與招行事務。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印證了他一個多月前在2012年業績發布會上的說法,“無論將來做什么都可以繼續服務招行”。
三大因素助力田惠宇
田惠宇的國際化視野、零售業務強項、以及對市場的遠見和判斷力等,或許是他能接替馬蔚華執掌招行的重要原因。
對于繼任者田惠宇,招行新聞稿極為簡單地描述道:“田惠宇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MPA學位,長期從事金融工作,曾供職多家金融機構,主要工作經歷在中國建設銀行,先后在建行上海分行、深圳分行、北京分行及總行任高管。”
田惠宇現年47歲,1987年本科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基建財務與信用專業,并于2002年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位,被認為是擁有國際化視野的年輕銀行家。
有建行人士在評價田惠宇時稱其“為人極其低調、年輕有為”,且田惠宇自2011年至今就擔任建行零售業務總監兼北京分行行長,這被市場普遍認為是田惠宇與深耕零售業務的招行最為契合的部分之一。
招行管理層或面臨調整
盡管為人低調,但田惠宇的改革派作風也讓業內嘆服。據稱他在建行北京分行工作期間,曾力排眾議,推行建行北京分行機構設置和業務流程改革,撤并支行。基于此,也有人士預計,未來6-12個月內,招行管理層或許發生重大調整。
然而,當前招行正值“多事之秋”。進行了三年多的“二次轉型”在馬蔚華看來是“取得階段性進展”。從剛剛披露的上市銀行年報來看,盡管招行仍以全年452.73億元的凈利潤領跑股份行,但利潤增速卻不敵民生、興業,市場上已開始出現“招行慢了”的質疑。
馬蔚華領導下的招行當前兩大戰略重點是:一,通過橫向整合與革新傳統零售業務,構建新的“大零售”版圖,使得小微貸款、財富管理、消費金融成為撬動招行零售業務的三大新引擎。二,再造第二個優勢,推進“兩小”戰略,即,小企業和小微企業業務。經過幾年摸索,其路徑也日漸清晰,包括批發條線上的蘇州小貸中心模式、以及納入零售條線的小微業務模式。與同做小微企業的民生銀行的商圈模式、以及中信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不同,招行還獨辟蹊徑選擇了挖掘存量零售客戶模式。
上述既定戰略會否持續推進,招行企業文化會發生怎樣調整,這些都是招行內部人士、以及同業極為關注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