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數據疲弱、美國寬松貨幣政策受到質疑、歐債風險不確定性加大……進入4月以來,國際原油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壞消息”,國際油價多次出現大幅跳水,累計跌幅接近9%。專家表示,近期國際油價或持續處于下行通道中,下周國內油價有望迎來下調的機會。
經濟數據利空 國際油價創年內新低
近日來,全球第一、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美國和中國披露的經濟數據均低于預期,這讓國際原油市場深受打擊,紐約油價和布倫特油價均創出年內新低。
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7%,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而此前市場曾預期GDP增速在8%以上。同日,美國公布數據顯示紐約地區制造業4月份擴張速度放緩。再加上近期一些美聯儲官員呼吁提前收緊寬松的貨幣政策,國際原油市場出現重挫。
截至15日收盤,紐約油價跌破每桶90美元關口,收于每桶88.71美元,當日跌幅達2.82%;倫敦布倫特油價跌至每桶100美元附近,收于每桶100.39美元,當日跌幅為2.6%。
其實,自4月以來,國際油價持續震蕩下行,布倫特油價累計跌幅達到8.75%;紐約油價累計跌幅達到8.8%。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表示,去年四季度中國經濟數據逐漸向好以及美國經濟持續復蘇的預期給了國際投資者很大的鼓舞,美國股市連創新高,國際油價也受到支撐。但近日美國披露的系列經濟數據令市場大失所望,代表著新興市場需求的中國一季度數據也不盡如人意,國際油價因此大幅下挫。
“近期陸續披露的疲弱經濟數據是油價大跌的導火索。”興業期貨原油分析師杜曉培認為,被市場寄予厚望的中、美兩國經濟數據低于預期,再加上歐洲債務問題懸而未決,投資者悲觀避險情緒升溫,國際油價因此頻繁跳水。
新加坡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師全德健也認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仍不平坦,尤其歐元區問題不斷,經濟復蘇前景仍令人擔憂。
悲觀情緒籠罩 國際油價步入下行通道
疲弱的經濟數據加重了市場的悲觀情緒,投機基金也改變了前期持續加倉的策略,開始大幅減倉。種種跡象顯示,近期國際油價或持續處于下行通道。
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9日當周,WTI期貨投機基金凈多持倉量降至22.34萬手,比前一周下降了10.3%。而此前,投機基金已經連續三周增倉。
易貿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鐘健表示,當前國際市場上各種利空的消息為投機基金做空油價提供了借口,目前投機基金仍在清倉的過程中,根據以往慣例,預計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投機基金才會考慮改變策略。預料國際油價下行態勢至少會持續到5月。
中國國際期貨高級分析師劉亞琴也認為國際油價現在處于下行通道之中。在供應方面,中東地緣政治風波相對平靜,美國非常規油氣的成功開發使得全球石油供應相對充裕。而需求方面,疲弱的經濟依然制約著油品需求增長的空間。在貨幣政策方面,今年年初以來,一些美聯儲官員開始呼吁提前收緊寬松的貨幣政策。“當前包括國際油價、貴金屬等商品價格大跌都是出于對流動性收緊的擔憂。”
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朱春凱也表示,目前,世行、美聯儲、高盛及德意志銀行等全球重要金融機構均下調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同時也發表了對于近期大宗商品市場相對悲觀的看法。同時,未來各個國家及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存在變數,國際原油市場上充斥著悲觀情緒。
新機制后首次油價調整有望下周兌現
自3月底我國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出臺之后,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掛鉤更加緊密。近期國際油價持續跳水,國內成品油市場隨之轉換“表情”,國內消費者有望迎來油價下調的機會。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4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4.3%。
按照新的定價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4月10日本是新成品油價格機制運行以來的首個調價日,但因應調金額低于每噸50元,使得調價政策“擱淺”,未調金額將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抵充。
“4月16日是新計價周期的第四個工作日。到4月24日,國內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有望開啟。”鐘健表示,整個4月份國際油價可能持續處于下跌通道,國內調價時間窗口開啟可能正處于國際市場下跌的通道當中,預計屆時國內油價下調的概率較大。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也認為,依照當前國際油價的運行態勢,下周國內油價下調窗口開啟的概率較大。當前市場對下周國內油價下調的預期較為一致,批發市場呈現購銷兩淡的局面。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也表示,下周國內油價下調政策有望兌現。按照測算,預計汽、柴油價格下調幅度約為每噸350元,折合每升分別下調0.26元和0.29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