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商戰,監管部門比涉事企業更急于表態,難免令人感到蹊蹺。
時下沸沸揚揚的“微信收費”之爭,始于工信部部長苗圩的一句“微信有收費可能”,經媒體披露“工信部官員稱微信肯定收費”后愈演愈烈。
一些博友質疑工信部在此事上的傾向性態度和積極介入有“拉偏架”之嫌,過度干預無益于行業競爭和創新。有博友指出,“微信收費”之爭關系到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核心命題,收費與否應交給市場來決定。
工信部被指“立場偏了”
政府部門關注所監管行業本無可厚非,但在不少博友看來,工信部的種種具有明顯傾向性的表態頗有“拉偏架”的味道。
博友“牛文文”提出質疑,微信要不要收費,第一是騰訊這家服務提供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事,第二是騰訊與三大通信運營商之間的事,為什么工信部官員要出面表態“微信肯定要收費”呢?
認證資料顯示為“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的微博用戶“范劍平”直白地指出,微信收費是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之間合作和競爭的事兒,政府不該選邊站,工信部立場偏了。
博友“曉明MgFerris”抨擊道,在一個剛剛泛起波瀾的爭論還沒有明朗,甚至連運營商也拿不出十足底氣收費的關頭,主管部門就迫不及待表明向運營商傾斜的態度,這哪里有現代政府的氣息?
政府不宜插手微觀經濟活動
對于工信部的態度還有另一種解讀。一些博友援引苗圩所言“鼓勵競爭,將市場的交給市場”,來印證監管部門的態度中立。即便如此,工信部仍難逃插手微觀經濟活動的指責。
“政府已經開始深度介入某企業某款產品的收費及定價了。”博友“姜山Jason”如是寫道。博友“賢明改革觀察”表示,微信收不收費,本是一個市場行為,讓企業自已定好了,企業認為可以收費就收吧,消費者認為可以承擔費用就繼續用吧。工信部摻和進來,實為不智之舉。簡單的市場行為,被政府介入復雜化了。
博友反感監管部門插手,緣于擔憂后者會傷害正常的市場競爭,無益于行業創新。
博友“@_老魚吹浪_”表示:如果政府部門不鼓勵競爭,強加干預,只會更加阻礙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運營商應該和微信之類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商聯手開發新的盈利模式來實現共贏。
博友“觀察者胡拓”也指出,必須讓運營商自己改進和完善,通過競爭,重新贏得市場,推動時代進步。
把決定權交給市場
“微信該不該收費”尚無定論,博友希望工信部能從眼下這場爭論中退出,等待市場的答案,用博友“王傲松”的話說,就是把決定權交給市場。
在一些博友看來,工信部的選擇,不僅關系到通訊運營商、騰訊公司和三億微信用戶的利益分配,更影響到百姓對政府機構改革的信心和期待。
博友“劉勝軍改革”寫道,微信是否收費,是政府改革誠意的試金石。它既關系到打破央企壟斷是否葉公好龍的重大問題,又關系到政府對待創新的態度,更關系到如何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一核心命題。
博友“收我南海滴水不漏”希望,這場風波能成為政府真正改革、削弱既得利益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