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失速的新興經濟體:跨越成長陷阱”分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受內外因素影響,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復蘇和經濟增長呈現總體放慢的趨勢,解決新興經濟體“失速”問題,需要打出一套“組合拳”。 2012年全球經濟復蘇勢頭減弱,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因深陷債務困局舉步維艱,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主要新興經濟體也增速放緩。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說,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從2010年的7%左右降到2011年6%左右,去年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降到5%左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今明兩年增長率將為5.3%和5.6%,分別比上次預測值下降0.3和0.2個百分點。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發布的《新興經濟體發展2013年度報告》也表示,未來幾年新興經濟體經濟中速增長將成為常態。 “新興經濟體雖然目前經濟增速仍高于發達經濟體,但仍需正視失速的全球現狀。”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行院長姚望說。 張宇燕認為,導致新興經濟體“失速”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全球經濟增速放慢,導致貿易增長速度大幅度下滑。2012年全球貿易增長速度只有2.5%,不到過去20年平均增速的一半,“這是過去20年最低的增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表示,除了外部因素,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也有內部深層次制約因素。 “2010年和2011年中國GDP的增長速度分別是10.6%和9.2%,去年進一步降為7.8%。”張曉強說,除了外需市場下降等很多外部因素的不利影響,還有很多內部深層次制約因素,包括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過度依賴資源消耗、環境約束加劇,城鄉區域發展和居民收入差距比較大。 “這些深層內部因素的發展是影響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因素!睆垥詮娬f。 針對新興經濟體內部貿易急劇下降的問題。姚望認為,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現在主要是鄰居間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應跨區域進行全球新興經濟體之間的相互合作,要抱團取暖“同吸一口氣”,“新興經濟體之間的人員往來、貿易都應大幅提升! “新興經濟體還要擴大內需,依靠單純的合作還是具有很大風險,抵御外部不確定性的核心保障是內需!币νJ為,新興經濟體還需要下大力量共同應對發展中的共同難題,如環境保護問題、產業結構轉變升級、社會分配問題、民生問題、中等收入陷阱等。 與會專家還認為,新興經濟體應該有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地位,更多地發揮在國際決策中的作用。印度工商聯合會秘書長迪達·辛格說,新興經濟體國家內部仍有很大一部分群體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靶屡d經濟體都必須要把底層的人提升上來,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興經濟體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與會專家的共識。張曉強說,中國已經明確提出今后的發展要從過去的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過多的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主要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拉動轉變,從主要依靠工業增長拉動向著發展現代農業、大力發展服務業三次產業協調發展轉變,從過度消耗資源帶來環境負面影響,向更加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方向去轉變。 張曉強說,今年中國預期的GDP增長速度只是7.5%左右,反映了中國把自身發展的重點放在質量和效益上,更加致力于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的優化,“但這些都離不開改革和提高開放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