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于3月21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48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繼續持穩于2.75%。鑒于本周公開市場有正回購到期400億元,則最終實現資金凈回籠470億元,回籠規模較上周略有放大。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周四央行進行正回購操作、維持市場流動性的適度回籠符合業界普遍預期。一方面,保持適度的回籠規模不至于給市場造成太大的沖擊;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后續通脹上升時正回購大規模集中到期造成的流動性泛濫。 中債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收盤,銀行間隔夜、7天和14天回購利率分別行至2.028%、3.297%、3.523%的位置,雖然出現小幅攀升,但總體依舊趨穩。 順德農商銀行固定收益研究員宋球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的資金面來看,場內流動性還是比較充裕的,明天民生可轉債大量申購資金將解凍,而且近期人民幣升值、2月份實際利用外資的規模也在上升,市場資金壓力不大。” “個人對未來的資金面還是持較為樂觀的態度。”宋球紅進一步指出,“從市場預期看,至少短期內資金面不會太緊也不會太松。現階段R007總體在3.0%-3.3%區間內波動,3月末財政投放的規模也較大,季末因素對資金面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只是短期現象,未來資金利率上漲的幅度估計不會太大。” 顯然,若不考慮貿易順差和外匯占款的變動,當月財政存款較大規模的下撥,有效緩解了央行回收流動性造成的資金短缺。 不過,也有部分業內人士提醒,隨著月末臨近,跨月資金價格仍有一定沖高的空間,而短期資金可能在流動性寬松的市場下繼續在2.0%附近徘徊,但央行回收流動性的累積效應料會逐漸顯現出來。 東莞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陳龍判斷,4月份在外源性貨幣(外匯占款)及內源性貨幣(財政存款下撥)缺失的情況下,雖然各品種利率可能會沖高回落,但貨幣市場的回購利率料比3月份平均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