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作為兼并重組的重要平臺,如何進一步提高審核效率,如何推動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并購,如何幫助國內企業“出海”并購,中國證券報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主任歐陽澤華。
他表示,爭取今年適時推出分道制審核,提高并購重組審核效率。他還建議,理清政府與市場關系,轉變政府職能,樹立公平的競爭環境,推動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并購。同時,加大對跨境并購的扶持力度,支持企業走出去。
提高審核效率試行分道制
談到如何提高并購重組的審核效率,歐陽澤華表示,正會同證券業協會和證券交易所等單位,爭取年內適時推出分道制審核制度。他說,分道制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市場化改革,是一項重大市場創新,不僅有利于提高并購重組效率,而且會促進形成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規范運作的監管導向。
“將根據公司規范運作程度、財務顧問執業質量和國家有關促進并購重組的產業政策這幾個維度,對于申報并購重組的項目對號入座。”歐陽澤華指出,“在最好的檔次,采用快速審核的機制。其他則分別歸類為常規審批和審慎審批。上市公司可以據此來預估審批時間。”
他介紹,去年以來,證監會通過完善并購重組法律法規、統一審核標準、優化內部流程等一系列措施,已經大幅提升并購重組行政許可審核時效,平均每單行政許可申請從受理到提交重組委審議約為二十個工作日。
三方面發力打破制度障礙
2011年,我國并購規模占GDP的比例為1.9%,同為“金磚國家”的俄羅斯并購占GDP的比例為6.9%,巴西和印度并購占GDP的比例也均超過3%。業內人士認為,導致我國并購重組市場規模較小的原因之一在于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并購遇到的阻力較大。
歐陽澤華提出,首先要理清政府與市場關系,轉變政府職能。要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政府的職能要轉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創造良好的環境上來,成為規則的制定者,而不是競爭的參與者。在考核機制上,要改變以往以經濟、財稅、投資指標為主的考核體系,將政績考核的重點轉向加強市場監管、改善經濟環境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等更能反映民生問題的方面來。
其次要樹立公平的競爭環境。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即要進一步減少進入和退出障礙,打破壟斷,尤其在競爭性領域,更要允許所有制結構多元化。
最后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縮短與企業并購相關的審批環節和審批周期,優化行政審批程序,同時強化中介機構的保薦責任,加大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
鼓勵國內企業跨境并購
對于企業來說,并購包括國內和國外兩個舞臺,既要在國內“長袖善舞”,也需要嘗試走出去。不少企業認為,當前跨境并購一定程度上存在國有企業境外受阻、民營企業境內支持力度不夠的現象。
歐陽澤華認為,我國企業跨境并購面臨五大具體問題:一是涉及國內多部門的審批程序復雜,時效的不確定性制約了跨境交易的效率;二是常用的股權并購支付方式還存在較高的門檻,目前我國企業跨境并購絕大多數采用現金交易方式;三是企業并購融資渠道少、速度慢;四是企業對外投資稅收支持政策不足;五是國內中介跨境執業水平仍待提高。此外,文化差異也造成跨境并購后整合存在障礙。
他建議,鼓勵有條件的國內企業實施跨境并購戰略:一是完善制度,放松管制,支持國內企業跨境并購。例如,修訂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相關規定,進一步放寬跨境換股的境外公司類型。二是進一步拓寬并購融資途徑、豐富融資方式。跨境并購的市場化程度較高,資金實力占據首要位置,應進一步拓寬并購融資渠道。考慮我國外匯儲備量較大,可以利用一定比例的外匯儲備設立專門基金支持企業海外并購提供“過橋”資金支持;同時,鼓勵和推進并購基金、并購債券等融資方式,允許更多戰略性資金進入海外并購,鼓勵聯合并購。三是加大對跨境并購的扶持力度,支持企業走出去。完善境外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我國企業境外投資的稅收負擔。同時積極培育本土中介機構,提升投資銀行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