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趙乃育 繪 |
|
3月14日,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志剛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改革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的報銷比例大致在50%左右,現在新農合超過了75%,城鎮居民醫保達到了70%。對此,許多博友表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還需快馬加鞭,同時需要系統的政策扶持。
博友認為,有效緩解看病難、化解看病貴,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覆蓋面,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并快馬加鞭,推動醫藥衛生市場有序競爭。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應從財政補償方面加以推動,激增醫院活力,提升職工干勁,增強患者滿意度。
博友指出,只有打出政策組合拳,有效進行醫藥衛生體系改革,才能化解看病難、看病貴兩大痼疾。
“假如真的是市場化的話,難和貴不可能同時存在!辈┯选癅謝作詩”提出疑問,要么,人為干預了市場;要么,其實不算貴。博友“@醫生哥波子”說,放開市場,醫生的價值一定是體現的。博友“@李佐軍”提出不同的觀點,“鑒于醫療的私人品和公共品共存的特性,完全的‘行政化’思路和‘市場化’思路都走不通,只有與政府改革協調走出一條折衷的路子!
博友“@許小年”指出,看病難,不能只指責大夫醫德敗壞。全國人大代表鐘南山同樣認為,“醫患關系緊張,還是來自體制!比珖舜蟠怼⑿l生部部長陳竺日前也表示,要通過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實現醫保、醫藥、醫療的“三醫”聯動。
也有博友認為,看病“不再難”、“不再貴”,提高醫生的待遇,尤其是優秀醫生的待遇,讓人才留在醫療行業中是關鍵。
對此,博友“@陳奇銳醫學界”認為,如果醫改不把醫生放在核心地位,不給他們提供醫療服務的動力,不給他們提升技術的動力,無論花多少錢,都無法成功。
醫改成了不少博友期待的“中國夢”。他們表示,醫改的任務是讓百姓看得起病,更方便地看病,更放心地看病?吹闷鸩〉每可鐣U,方便地看病得靠三級醫療網絡改革和醫院改革,放心看病得靠增強醫療監管。
知名博友“@急診科女超人于鶯”理想的醫院是這樣的:醫院應該是盡管理者一切可能為醫患雙方構建的安全舒適私密方便的診療場所。在設計上盡量不要讓患者浪費太多時間在排隊和等候上,還要人性化對待職工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