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又有7家公司撤回了上市申請,在經歷了嚴格的自查后,截至目前已有30家IPO排隊公司揮別A股。目前距離擬上市公司財務自查階段截止時間只剩下最后幾周,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排隊企業材料撤回將進入加速期。與此同時,在月底大限來臨之前,將有部分公司在3月中旬搶先遞交自查報告,以便搶占未來上市先機。
30家IPO排隊公司上市夢碎
在不少企業積極自查,籌備IPO的沖刺時,一些排隊企業已黯然揮別上市夢。據證監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周共有7家排隊企業終止審查。這是自IPO審核流程公布以來,周退出公司的最高紀錄。
在上周退出的7家公司中,創業板擬上市公司依然占據大頭,斯菲爾電氣、和時利新材、亞安科技、福特科光電、速升裝備這5家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集體無緣IPO。此外,擬在主板及中小板上市的豐康生物科技、南輝電子材料也撤回了申請材料。
讓人意外的是,已過會的斯菲爾電氣距上市僅一步之遙,但最終選擇撤退,成為2013年首家已過會但終止審查的擬上市企業。公開資料顯示,斯菲爾電氣主要從事電控與配電自動化設備、電力電子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本次IPO準備發行1250萬股。該公司于去年4月24日成功過會。
統計數據顯示,擬在主板和創業板上市的排隊公司中,已有30家退出。證監會3月7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創業板排隊企業數量為323家;終止審查的公司20家;主板排隊公司中,滬市為175家,深市為361家,主板合計終止審核的公司10家。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將有不少公司在大限前選擇撤退,預計終止審查的公司數量在3月下半月會大幅增加。
自查進入倒計時
分析認為,此次財務核查之前,保薦機構對于上市公司的連帶關系并不緊密,但這次證監會明確要求保薦機構勤勉盡責,并且加大了對保薦機構的處罰力度,保薦機構和保薦人的壓力倍增。兩個多月30家公司的退出,也說明了自查對于行業的震懾作用。
按照證監會財務核查專項行動安排,擬上市公司財務自查階段截止日為3月31日,留給企業自查僅剩下不到三周時間,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幾周還會有更多的公司選擇退出。同時,從下周起,IPO自查報告的遞交將進入密集期。
在今年1月8日證監會召集的“IPO在審企業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上,證監會圈定的自查范圍為“全部首發在審企業,包括擬在3月31日前申報的企業,可與申請材料一起提交自查報告;已過會企業需盡快提交自查報告,之后方可拿批文”,且要求保薦機構必須在3月31日之前提交自查報告。
據“IPO項目底稿自查程序”顯示,自查包括“常規核查程序”和“重點核查程序”兩種。其中“常規核查程序”主要以六個工作底稿為主,分別是“業務承接工作底稿”、“風險評估工作底稿”、“了解及測試內部控制工作底稿”、“實質性程序工作底稿”、“特殊項目審計工作底稿”和“業務完成階段工作底稿”。
會議結束后,許多公司就專門就此事布置了檢查工作計劃。有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春節不指望在家過了,并戲謔的預計兩個月內,飛機和高鐵上將到處都是投行人。據記者了解,投行工作人員不僅全國跑,有些甚至要去國外核查所保薦公司的一些情況。
“我們現在已經‘材’高八尺了,”一名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他認為,自查等于是把之前的工作逐步再做一遍,非常辛苦。并且在核查過程中,由于擬上市公司的配合程度不同,常常是邊查邊發現問題。這又會耽誤一些時間。
據悉,不少公司初稿已完成,進入復核階段,但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正式上交自查報告。業內人士預計,在月底大限之前,大多數排隊企業會踩著這個時間點遞交自查報告,但也會有部分公司在3月中旬搶先遞交自查報告。因為提前遞交材料意味著對自家公司項目的自信,這或許對未來上市有利。業內人士表示,預計從下周起IPO自查報告的遞交將進入密集期。
值得一提的是,除自查報告外,有些公司還將同時提交修改后的招股說明書或更新最新財務數據的招股說明書。
證監會副主席姚剛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IPO財務核查進展到了很關鍵的時候”。按照證監會的部署,IPO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核查階段,由發行人、中介機構自查;第二階段由監管部門抽查部分公司的自查報告。姚剛透露,核查階段結束后,IPO相應程序即可啟動。證監會表示,最終啟動時間暫無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