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楊邁軍表示,對于夜市交易,在交易所層面的考慮和準備接近于成熟,目前正在做一些具體的論證和細化工作;相關工作完成后,一方面要向監管部門提出申請,另一方面也要與會員、投資者的對接、操作等開展一些工作,力爭今年推出期貨夜市交易。
楊邁軍是在中國證監會組織召開的“中國證監會系統代表委員記者見面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楊邁軍透露,上期所在交易所層面已經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推出原油期貨的條件日益具備。
解決夜間連續交易問題
據介紹,夜市交易作為連續交易一種,目前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已經初步實現連續交易。連續交易涉及兩個方面:一是長假連續交易;二是夜間連續交易,而當前國內要解決的首先是夜間連續交易問題。
楊邁軍表示,近兩年來,為配合國際化需要,上期所一直調研夜市交易問題,不僅未來推出的原油期貨交易需要此方面制度,黃金、銅等比較成熟品種的交易也都有這樣的需求。
在設計思路上,楊邁軍透露,該項制度安排將盡可能方便和簡便。上期所設想的夜間連續交易,可以解釋為一種早盤交易。如果將當天下午3點半以后結算作為當天的結算,那么21點半到凌晨2點半進行的夜間時段交易可以作為第二天交易的早間時段交易。如此一來,就不涉及結算的問題。
楊邁軍認為,推出連續交易需要多方面配合,包括銀行、期貨公司以及投資者,力爭今年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的情況下盡快推出夜市交易。
此外,對于國債期貨,楊邁軍表示,中金所等相關方對此進行了較為充分的研究和準備,仿真交易也進行得比較順暢,預計會較快推出。
原油期貨準備就緒
值得注意的是,原油期貨成為發布會記者關注的重點內容。楊邁軍透露,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方面,在國家有關部委和原油行業相關企業的支持下,上期所已經完成了原油期貨品種合約設計、交割細則制定、交割油庫考察及協議簽署,啟動了交易平臺技術系統測試并運行良好,就原油期貨保稅交割、原油期貨計價貨幣、外匯賬戶、資金匯兌、額度管理等配套政策進行了合作研究并達成共識,推出原油期貨的條件日益具備。
而隨著我國期貨市場的逐步國際化,境外投資者也逐漸參與到境內期貨市場中來。據悉,新修訂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已經明確境外投資者可以在境內交易所進行特定品種交易。
不過,楊邁軍表示,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期貨市場涉及外匯、財稅等方面的政策,建議上述部門與證監會加強協調溝通,以原油期貨市場建設為契機,盡快出臺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期貨市場相關的外匯政策、海關政策、以及稅收優惠政策。這些政策不但應適用于原油期貨,也應適用于有色金屬、貴金屬、天然橡膠等其他現有期貨品種。
楊邁軍說,例如在原油期貨方面,與外匯監管部門初步達成共識,向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申請一個核定的額度,授予上海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平臺,提供給原油期貨參與者,供其參與交易并自由兌換。
據悉,瀝青期貨上市正在加快推進,上期所還將穩步推進成品油、天然氣、鐵礦石金融衍生品、熱軋卷板等產品的研究開發工作。
盡快制定《期貨法》
在談到當前期貨市場法律法規建設問題時,楊邁軍表示,目前,期貨市場正處于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的關鍵時期,需要一部期貨法律在更高層面規范和引導期貨市場的發展。建議從我國期貨市場自身規范運行和長遠發展考慮,盡快制定《期貨法》,將其列入今年全國人大立法規劃。
同時,對于國企套期保值交易問題,楊邁軍認為,當前對國有企業整體參與期貨交易套期保值的評估沒有一套科學完整的辦法,但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在日常經營外,也需要資本運作與經營管理、風險管理。
對此,楊邁軍建議相關部門修訂此方面法律法規,制定統一的套期保值有效性評價體系,促進國有企業套期保值業務健康良性發展。
在談到上期所今年以及未來的工作計劃時,楊邁軍表示,上期所將以“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為主線,實現產品、市場、體制三個轉型。一是產品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動交易所由商品期貨交易所向綜合性衍生品交易所轉型;二是市場轉型。積極穩妥推進對外開放,促進交易所由境內市場向全球市場轉型;三是體制轉型,積極穩妥推進體制改革,實現交易所由會員制向現代管理體制轉型。
在產品創新上,楊邁軍表示,商品期貨成長到一定階段推出其金融衍生產品是發展使然,上期所也進行了多年的金融期貨研究,有一定的基礎積累,但是在此過程中,要妥善地處理好放松管制和加強監管的關系,在滿足創新和市場需求的同時,要加強對交易行為的監管和交易秩序的監管。